近日,成武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在内镜中心、麻醉科、病理科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再次完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2例、胃粘膜下隆起病变1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资料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指在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将食管、胃肠道早期肿瘤、癌前病变、巨大息肉、黏膜下肿瘤等病变从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的先进新型微创技术,可避免外科手术及保留器官的同时,实现对胃肠道表浅病变的整块治愈性切除,并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避免局部复发,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同的效果。

一、ESD的优点

1.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

2.不改变消化道结构、避免外科手术风险、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3.可进行多个部位多次治疗;

4.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诊断评估;

5.面积较大、形态不规则、合并溃疡、瘢痕肿瘤的切除率达96%以上,减小复发率。

6.治疗效果满意,早期肿瘤整块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生存率高。

二、ESD的适应证

1.消化道巨大息肉

直径大于2cm的胃肠道宽基息肉和无蒂息肉。

2.食管胃肠道早癌

(1)直径>2cm的黏膜内癌(cT1a),分化型癌,不伴溃疡;

(2)直径<3cm肉眼可见的黏膜内癌(cT1a),分化型癌,伴溃疡。

(3)ESD的扩大适应证:直径<2cm肉眼可见的黏膜内癌(cT1a),未分化型,不伴溃疡。

除以上条件的早癌,一般情况差,年老体弱,疑有淋巴结转移的黏膜下癌,有外科手术禁忌证或拒绝外科手术患者可视为ESD的相对适应证。

3.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如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神经源性肿瘤、类癌、异位胰腺、囊肿等,可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该手术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发展和延伸。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精准治疗食管、胃肠道早期肿瘤、癌前病变、黏膜下肿瘤等病变的新型微创技术,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痛苦小、经济、安全、可靠、预后良好的特点,该技术的成熟开展,推进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使更多患者在疾病早期得到先进水平治疗,拯救更多生命,幸福更多家庭。

责任编辑:瀚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