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底,聊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23.26万,占总人口的19.19%,人均预期寿命达79.15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聊城抢抓发展机遇,以保障为基、融合为径、服务为本,架设部门联动、业务推动、试点带动的健康“彩虹桥”,构建跨界融合康养服务体系,用温暖守护最美“夕阳红”。

保障为基


(资料图片)

高起点布局新发展

从顶层设计到系统谋划,从高位推进到落地实施,从财政支持到税费优惠,聊城强化部门联动,夯实组织、制度、财政三重保障,全力铺设医养健康事业发展“高速路”。

部门横向协同。坚持顶层设计与需求导向相结合,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的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卫健、发改、教体、民政、财政等多部门参与,划重点、厘责任、列清单,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协同推进”新格局。市政府多次部署调度老龄和医养结合工作,举

制度纵向保障。坚持政策推动与协同发展相结合,发布《聊城市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条例》,出台“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实施意见、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等,将医养结合列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写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卫生与健康规划。增加土地供应,2022年来,全市供应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用地23宗、面积31.82公顷。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3月,全市在(续)建医养健康项目54个,计划投资280.3亿元。

财政全面扶持。坚持增加补贴与优惠税费相结合,对符合条件的护理型床位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12400元,对改造提升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5000元;对非营利老年服务机构自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为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免征养老服务收入增值税。2022年累计优惠税费574.4万元,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为医养结合注入“源头活水”。

融合为径

高标准打造新模式

居家医养、机构医养、两院一体,聊城强化业务推动,以融合为径培育特色亮点,高品位打造多元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满足多层次、多样化老年康养需求。

打造居家医养模式。将医养结合工作与基本公卫项目、家庭医生签约、长期护理保险相结合,打造“家门口”的高品位医养服务。目前,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84.7%,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设置率达100%,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66家,建设率98.22%,“老有所医”环境进一步优化。现有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52家,75.68万名职工获益,有效减轻了失能老年人的负担。

打造机构医养模式。以打造特色品牌为抓手,发展29家医疗、养老“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型机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率100%,二级以上中医院康复科、治未病科设置率100%,培育形成伏城医养中心、九州康城、千岛山庄、民康养老等优质康养服务机构,“聊字号”医养结合品牌影响力快速提升。

打造两院一体模式。大力培育农村特色医养,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联合制定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管理办法,探索乡镇卫生院、养老院“两院一体”新模式,实现由“单一医疗”“单一养老”向“医养一体”转变。目前,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97对,临清市人民医院托管运营2家敬老院,实现医养无缝对接。

服务为本

高质量培育新动能

聊城坚持把服务质量作为发展医养结合的“底线”“红线”,强化试点带动,持续优化“老有所医”服务供给,用心用情谱写“夕阳红”的健康乐章。

智慧赋能。以大型医养综合体为平台,发展“智慧医养”,构建“互联网+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线上线下结合,延伸医养服务链,拓展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加强人才储备,培训老年医学、安宁疗护、养老护理等人员6000余人次,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注重培育典范,在阳谷伏城医养中心、九州康城等设置健康大数据平台,提供智慧化、标准化、规范化、优质化老年康养服务。

试点先行。以聊城市人民医院宁养院为依托,成立聊城市安宁疗护质量控制中心和教育培训基地,打造全方位服务、全流程管理、全领域介入“三全”模式安宁疗护体系,推动安宁疗护向所有医疗机构延伸,切实提高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临终前的生命质量,用爱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目前,全市开展安宁疗护的医疗机构达67家。

创新引领。实施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行动,争取市级资金67.2万元,遴选优秀项目单位,以奖代补,鼓励创新。开展医养结合质量提升行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实行量化考核,提升老年群体康养服务可及性,目前,全市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率达71.37%。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联合督导检查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对违规机构停业处罚,真正把老年人健康放在心坎上。

夕阳醉两河,晚霞绚水城。聊城探索医养发展模式,拓展医养结合渠道,提升医养服务质量,把人民期盼融进幸福航程,推动健康养老事业惟实励新、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鲁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