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冷空气影响,南方旱区大部12月中旬再次出现弱降水过程(降水量15-30毫米),受其影响,旱情有所缓解。根据水利部统计,截至12月23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574万亩,有181万人和168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目前全国旱情较常年同期仍然偏重,主要集中在江西、安徽、福建、湖北、湖南、重庆等南方6省(市),6省(市)共有168万人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另外,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广西等省(区)还有13万人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鄂竟平表示,旱区应实施好供水保障方案,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保障今冬明春城乡群众饮水安全。

12月23日,水利部召开会商会,对旱情发展态势进行研判,安排部署今冬明春抗旱保饮水保灌溉工作,并再次派出3个工作组协助指导湖北、广西、福建省(区)抗旱。同时调度三峡水库自12月16日起将日均下泄流量加大至7000立方米每秒(常年同期5700立方米每秒),尽可能抬升中下游江段和两湖水位。商财政部向南方受旱6省(市)安排中央水利救灾资金5.03亿元,支持旱区实施《2019-2020年度城乡群众生活供水保障方案》。目前,6省(市)正在有序推进方案实施,抗旱水源工程的开工率已达到34%。

针对当前严峻的旱情形势,受旱省(区、市)纷纷开展有针对性的抗旱工作。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安徽省已调度淠史杭灌区六大水库、驷马山引江工程等水源工程累计供水30多亿立方米,保障合肥、六安、滁州等地供水安全,并制订了12个水源紧张城市的应急供水方案。福建省则通过闽江调水和东张水库引水对平潭岛日调水8万吨以上,并针对部分大中型水库生态与供水需求,留足了冬春供水量。此外,江西安远、于都、龙南、寻乌4县,安徽潜山、宿松2县和重庆巫山县还采取限时供水、应急提水、拉水送水等措施来保障群众生活用水。

据气象预报,未来一段时间南方旱区还将有几次弱降水过程,有利于改善土壤墒情、缓解农业旱情,但降水量总体较小,库塘蓄水不足的局面难以得到明显改观。水利部将继续扎实做好各项抗旱工作。一是督促旱区加密报送旱情信息、定期做好干旱影响分析,实时掌握旱情发展动态。二是指导旱区抓住后期出现多个降雨过程的有利时机,努力增加抗旱用水。三是针对春节临近、农村人员流动量大、用水较为集中且旱情仍有可能持续等情况,督促旱区有序实施《2019-2020年度城乡群众生活供水保障方案》,提前储备水源,全力保障春节期间群众生活用水。(记者刘一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