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继红 金晓林

谷口李是向阳湖镇祝垴村的一个村落,它坐落在一个山岗上。村庄环山而建,民房依次由南往北由高往低向北延伸。村的北边是围堰(原为斧头湖汊),西毗向阳湖奶牛良种场管理委员会和关阳街,东抱小山冈,南望阡陌原野,西北邻望湖墩。站在高处看,村庄仿佛睡在一个山谷里, 西凉湖尽在眼底。这里的山水相依,心心相印,水以山为体,山以水为魂。千百年来,它们以其丰饶的物产养育了一代一代的子民。

谷口李主要以李姓为主,与马、刘两姓杂居在一起。李姓系唐太宗十三代晖公后裔。明初,先祖从江西迁徙于此。全庄30多户,人口120多人。谷口李为湖野之地,原名谷口渡,为一水道码头,处于两山之间,后因李姓家族居此,更名为谷口李。据传,此地原为包氏世祖之地,包氏先祖不合水土,与李姓一世祖明泗公互换。一世祖与包氏祖皆自江西来咸邑,有乡情之感,便答应包世祖换地之事。一世祖在此择地拓基,继修大塘,防水患,植北山,垦田地,种庄稼, 筚路蓝缕,一路艰辛, 开李家基业,从此李氏先祖在此繁衍生息,人丁兴旺,薪火代传。

古代,谷口渡位于东湖西岸,水草肥美,菱莲满湖,芦苇成墙,水鸟翔聚,鱼虾欢跃。大水季节,千帆竞逐,风掠湖面,浪涛拍岸,水天相接,烟波浩渺。每逢秋至,荷花映日,菱草吐艳,采莲人穿梭其中,湖中欢歌悠扬,渔民的喜悦、丰收的景象一同写在澄碧的湖面上。谷口渡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1959年特大自然灾害,附近饥民就是依仗着湖里的鱼、虾、菱、藕渡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现在,湖面通过围垸已被改造成良田。垸内便没有了昔日湖面的景象。在革命战争年代,因临近湖畔,革命风暴也往往给谷口李村带来深刻的印记。北伐战争时期,吴佩孚兵败汀泗桥,有小股部队逃到湖中隐蔽,有村民配合北伐军,趁敌松懈之时,夜入湖洲,运走了敌军部分武器辎重,交给了北阀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一土匪头目在洪湖一带杀了6个红军,红军决定缉拿他。他从水路逃到向阳湖,再从向阳湖来谷口李藏匿。村民发现此人正是红军缉拿的土匪,一边派人向洪湖送信,一 边把土匪控制起来,成功配合了红军的军事行动。抗美援朝时期,村民送子参军,报效祖国。

谷口李村西面紧邻原文化部咸宁“五七” 干校。1969年1月至1974年12月,文化部6000多名文化人及家属来到向阳湖畔劳动锻炼,学员中不乏全国顶级的文学大师、艺术巨匠、知名学者,其人数之多、密度之高、名气之大,在中外文化史上实属罕见。因为谷口李的特殊位置,那时村庄往往成为临时接纳文化人较为集中的村落。有一位村庄老者,现年78岁,当时他是生产队队长,亲自安排过文化人的临时住宿。老人说,来到向阳湖的名人都很感恩。文化部原副部长赵辛初离开向阳湖赴任湖北省委书记,临走之时,还亲自来到他家表示感谢。

村庄北边的山脚下,是宽阔的农垦区。山脚下有一沟渠,为“文革”期间文化部文化人所建,东西延伸数里,现已成为农基区的重要灌派工程。沟渠修有几座小桥,其中有一小桥名为“五七”桥,也是干校文化人所建,为纪念“五七”干校而命名。这座桥的前身是竹制桥,桥面是由楠竹拼接而成。后用石块、水泥建成,有五个桥孔。在老桥墩傍再造桥墩,桥墩显得敦厚牢固。桥宽跨约1米,桥面平坦。经历四十多年的风吹雨打,小桥显得更加庄重沧桑。两岸杂草丛生,沐浴在历史烟云里。我们透过历史的烟云,6000名文化人在我们眼前鲜活起来。他们亲手耕耘过的泥土、栽种的白杨树、修建的堤垸、劳动中的欢歌笑语,连同小桥一道永远定格为一段发光的历史,激励着后来者为民族的自立和崛起而奋勇前行。

文字来源:《咸安地名故事》

本中心部分文章为转载摘编自相关书籍,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地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者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

关键词: 文化史上 鱼米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