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28日)是“中华鲟保护日”,5万尾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在武汉放流到长江之中,这也是长江江段开展的最大规模的全人工繁殖中华鲟放流活动。

50000尾中华鲟在武汉放流长江

首次大规模使用荧光标记

记者张君妍:“我现在就在沌口的码头上,今天在这里将会有四车共计5万尾中华鲟被放归长江。”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生物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廖小林:“我们放流了5万余尾中华鲟,以前从来没有放流超过1万尾以上的规模,这个鱼苗到今天为止是五个半月,最小的有20多克,最大的有200多克,体长大概是20到40公分。”

记者张君妍:“在现场我们发现,这些中华鲟被分成了一组一组,,现场的工作人员也表示称,这是它们正式进入野外生存的第一天,可得有点仪式感。”

这小小仪式感的背后,是工作人员对中华鲟们无微不至的照顾。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生物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廖小林:“不像以前那种高空倾倒式放流,我们是专门制作了放流盘,放流槽,离长江的水面只有40到50公分,分批次放流,让鱼苗尽量分散开,希望对中华鲟的损伤降到最低。”

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鲟,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即便是放流了,大家对它们的关注也丝毫不会减少。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生物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廖小林:“我们这次放流做了荧光标记,用的橙色荧光,希望沿江各地的科研单位、院所还有渔政部门能够配合做好监测工作。”

“鲟”梦中华 守护长江

记者张君妍:“5万尾中华鲟的放流很快就结束了,但要想让这些‘温室里的花朵’能更快适应长江里的环境,这背后还有不少讲究。”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所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危起伟:“在放流之前,其实我们可能要经过好几个月的野化,比如说水条件的话,不能完全用净水,吃的饵料不要人工的,要喂天然的,底质的话,我们要用一些天然的卵石、沙这些,我们最好要放一点凶猛性鱼类进去,去吓唬它们,它就会躲到石头缝里去,如果太安逸了以后 ,它到野外去,有凶猛性鱼类攻击它,它就没有这种经验。”

经过了野化突击训练的中华鲟,对放流时间、地点甚至是温度也有讲究。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所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危起伟:“这个鱼是一个洄游性的鱼类,我们现在这个五个半月的鱼,叫作稚鱼阶段,从小放流的水域它能够记住这个地方,洄游有一个履历,10多年后能回到它出生的地方繁殖,放流的时间也稍微要自然一点,跟自然繁殖的鱼到长江口的时间不要相差太大,3月份放的话,我们6、7、8月份也可以到长江口,还有一个温度问题,我们现在江水温度大概是十七八度,这个温度很好。”

一条条黝黑的中华鲟幼鱼顺着滑道游入江中,人工繁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让它们回到长江,补充野外种群。近40年来,湖北已累计放流中华鲟500万尾以上。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所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危起伟:“我们去年监测到15个个体,长江十年休渔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我们要利用这个窗口,把鱼科学地放到自然界去,我们希望在10年、20年以后这个鱼自然种群还能重建,还能够重新有自然繁殖。”

(来源:长江云 编辑:李萌)

关键词: 荧光标记 中国科学院 生物资源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