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17时14分将迎来夏至节气


(资料图片)

这标志着炎热的盛夏来临

都说夏天的命是空调给的

那在没有电的古代

人们是如何避暑的呢?

衣:男人也穿吊带?!

古人在追求清凉上

真的做到了能穿多少穿多少

魏晋南北朝时

士大夫在炎热的夏天工作

穿的是吊带薄纱

(南北朝 《北齐校书图》局部)

唐汉时

仕女们穿着纱衣和抹胸装

端庄又不失清凉

到底有多清凉?

汉代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

将它折叠10层

还能透过它看清报纸上的字

此外古人还用竹子

制作成了轻薄的竹衣马甲

夏天穿隔汗透气

据说,穿上它就是“行走的空调”

整条街最凉的崽

(这件清朝竹衣马甲由细小竹管串编而成,重约1两)

食:夏天吃冰才是YYDS

中国古代的冷饮最早

可以追溯到约3000年前

早在商周时期

古人已经学会了冬季取冰夏季用

春秋战国时期

古人发明了冰鉴(hàn)

最先是陶制的

后来演进为青铜制品

它分为内外两层

外层放冰

内层用于冰镇果蔬酒水

出土于湖北曾侯乙墓的战国青铜冰鉴

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冰箱”

春秋末期,一些冰镇饮品出现了

比如米酒、“柘浆”、“瑶浆”

《楚辞·招魂》:“挫糟冻饮,酌清凉兮。”

描述的就是冰镇米酒的甘甜

但这个时候冰饮还是贵族的特权

直到唐朝

古人发现了硝石可以制作冰块

从此,民间的夏天便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最早的冰棍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

此外还有 “酥山”、“冰酪”、“酪饮”

“酥山”底下是一层冰

上面淋一层奶制品

好吃又好看

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已经十分相似

宋代冷饮更加琳琅满目

北宋有了冷饮店

南宋临安街夜市的冷饮铺

甚至要卖到三更才打烊

热播剧《梦华录》里

盼儿将豆沙蜂蜜等浇在碎冰上做成的冷饮

是当时十分常见的解暑食品

元代蒙古王公贵族开始享用“奶冰”

在冰中加蜜糖、珍珠粉以及牛奶

做出冰酪

住:古时也有“空调房”

古时候虽然没有电

但有类似于“空调房”的存在

汉代有巧匠发明了巨大的七轮扇

据说一转起来满屋的人冻到打寒颤

皇帝还有清凉殿

以石头为床

用玉晶盘装冰块

仆人在冰块旁扇风

全方位降温

唐代,达官显贵们建有特殊的凉屋——自雨亭

顾名思义

利用机械将冷水输送到亭顶的水罐中贮存

然后让水从房檐四周流下

形成雨帘

从而起到避暑降温的效果

(自雨亭效果图)

凉不凉快不知道

但浪漫的氛围感是真拉满了

行:哪里凉快呆哪里

古人消暑还有一招:

哪里凉快呆哪里!

这真不是骂人

古代皇帝就是经常这么干的

比如汉武帝曾避暑甘泉宫

唐太宗也曾避暑九成宫

清帝夏天喜欢去的则是承德避暑山庄

位于湖北房县的神农峡·岩屋沟

历来是古代帝王隐居避暑的场所

历史上迁居房县的帝王有

尧之子丹朱、唐中宗李显、

后周恭帝柴宗训等十多位帝王

不单是帝王

很多文人雅士也会寻找避暑胜地

《望庐山瀑布》便是李白在庐山避暑时所写

武当山则被明朝文学家陈文烛盛赞

“到此真无暑,令人发朗呤”

竹衣马甲、世界上最早的冰箱、自雨亭……

看完古代这些神奇的避暑黑科技

是不是被古人的智慧折服了?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秦道冠 杨紫悦 责任编辑 谢宝莹)

关键词: 春秋战国 到底有多 中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