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资料图)
“到了晚上就黑黝黝的,出行一点也不方便。”
“楼道里到处都是小广告,房前屋后杂物乱堆,看上去一点都不美观。”
“我们小区住户越来越多了,污水管道由于长期裸露在外面,一些地方出现了破损,这些污水就直接流到了路面上,天气一热,味道实在是难闻。”
……
一件件好事实事为民解忧,一项项清单真抓实干!8月8日,记者在余佐村丁家垴和白茶社区石棚巷、石棚余巷等地看到,曾经黑黝黝的背街小巷点亮了路灯,曾经杂乱的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了,曾经散发恶臭的污水管道、化粪池已完成改造升级……点滴小事让乡村面貌焕发新颜,让社区环境焕然一新,这是区融媒体中心推进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真实写照。
据悉,白茶社区原为白茶村,因地处城区范围,后村改居更名为白茶社区,石棚余巷属背街小巷,内多为居民自建房屋,路灯建设未纳入城区统一规划,严重影响居民夜间通行。
得知居民多年“摸黑”出行这一困扰,区融媒体中心决心从居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做起,将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变为党员干部的“操心事”。在与电力等部门积极对接后,中心多次实地调研勘查,制定了详细解决方案,投入1万余元在石棚余巷的角角落落安装上崭新路灯,点亮背街小巷。
“新装的路灯将会移交给市路灯管理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确保路灯长期稳定通畅,让居民告别摸黑出行时代。”区融媒体中心主任熊鸣表示。
“太感谢了,以后晚上终于不用摸黑出行了。”看着一盏盏崭新的路灯,居民们喜笑连连。与此同时,余佐村困难村民余名生、余承义也对前来走访慰问的中心一行人连声道谢。
原来,在前期入户走访中,驻村干部沈媛了解到,两户村民因患有重大疾病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原本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不堪重负。听闻此消息,中心立即组织干部职工捐款献爱心,大家你200元、我100元的捐款,不到半个小时便筹集到2000元爱心资金。
“身体感觉好点了吗?家里收入怎么样?一定要放松心态。”在余名生家中,区融媒体中心主任熊鸣详细询问其身体状况、家人务工就业、相关政策落实等情况,鼓励他们要调整心态,积极生活,通过共同努力,让日子逐步恢复正常。
自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区融媒体中心把“下基层”作为切入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关键小事”入手,办好“民生大事”。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将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变为党员干部的“操心事”。另一方面,梳理问题清单,确定任务清单,落实效果清单,做到抓具体、具体抓,对问题解决情况进行持续跟踪督办。截至目前,区融媒体中心已梳理形成问题6条,解决4条,剩余2条正在推进中。
不仅如此,区融媒体中心还充分发挥主流舆论阵地作用,打通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云上咸安开设《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专题,共发布相关稿件700余篇,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各部门实践活动的经验做法和实际成效,在全区营造实践活动良好氛围。
(融媒体记者:刘正杰 编辑:董盈 责编:余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