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云上咸安报道“唱(chuáng)歌唱(chuáng)到嘛,灯哪灯……”一首嘹亮的山歌《灯哪灯》唤醒对家乡的眷念。近日,大幕乡各村山歌爱好者多次集聚乡综合文化站,唱山歌,舞花鞭,让乡村文化遗产“活”起来, 进一步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大幕乡民歌曲目繁多,大致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类,其中以小调数量居多,内容多与田间劳动耕作有关。“打花鞭”则是山歌《灯哪灯》的伴随舞蹈,其曲调欢快活泼。

舞蹈教学活动中,市群艺馆、区文旅局的志愿者们认真教导大幕乡山歌爱好者开展《灯哪灯》的伴随舞蹈学习。只见现场每人手持两根花鞭,双腋各夹花鞭尾,双手握花鞭,“上击鞭”、“下击鞭”、“旋转鞭”、“坐桩步”、“猴子步”、“鸭子步”,学员们热情洋溢,舞蹈动作有板有眼。

据悉,“打花鞭”流传于大幕乡飞机墩、泉山口村一带。花鞭由一米长的竹片制成,竹片上缠绕彩纸条,前端系一朵彩纸花,表演者双腋夹花鞭的尾端,双手上下左右舞动花鞭。这项表演一般是在农历正月或节假日时在各稻场上演出,这种风俗也一直流传至今。

大幕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特色山区乡镇,大幕乡正通过深挖乡村文化脉络,搭建保护载体、创新表现形式,大力挖掘、保护和传承山歌等民俗文化,不断激发农村文化遗产的内生动力。

(通讯员:陈娇霞 编辑:李萌 责编:王迪)

关键词: 文化遗产 热情洋溢 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