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冬日的太阳暖暖地洒在桂花镇苏家坊坳塘金湾的小河上,一棵百年的乌桕树斜出河面,几个村民正高兴地挂着灯笼;清澈的河水舞动闪光的玉带,与两岸整饬一新的护坡相映成趣;一条干净拓宽的道路进村入户,房前屋后整洁美丽、鸡犬相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路修好了,路灯亮了,河水清了,这环境一变美,年轻人说亲都容易多了,病也少生了,我还要多活20年。”12月9日,80岁的村民金庆明指着刚清淤修好的河道笑道,这村湾环境变美多亏了村组干部这4个月来没日没夜的努力。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村党支部书记吴世贵谈起共同缔造秘诀,主要在于群众情通,理通,思想通,工作起来才会顺畅。

在吴支书亲自带领下,村干部一有空就去每个点位看看,新栽的草皮若贴土不紧也马上拿铁揪动手拍实。副支书金汉勇则天天睡在湾子里解决群众问题,督工程质量,共同缔造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桂花镇分管副镇长郭俊哲介绍,一开始,村湾村民基本当看客,认为村湾共同缔造与已无干,存在“等、靠、要”的观望思想。当一次次屋场会上提出缔造目标:要解决河道阻塞、断头路、村湾绿化美化、建文化广场、拆除影响通行的花坛、治理乱跑乱拉的鸡鸭、垃圾乱倒、挖掘村湾文化,拆除破旧垮塌的土坯房、整治雨水沟不安全等与群众相关利好的问题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村民的心态慢慢转变了,参与建设的人也多了起来。

但资金怎么筹?桂花镇党委书记董国兵率先拿出十万元项目启动资金,坚定干群信心。经过广泛征求意见,通过上级部门争取一点,村里挤一点,群众筹一点,资金筹集不再难。

针对河道阻塞,垃圾乱倒问题,水利局来了,投入30万项目资金,清淤400米河道,还砌了护坡,栽上桂花;农业农村局来了,装上路灯35盏;林业局来了,指导村民因地制宜绿化美化;交通局来了,3条断头路得以修通,改善路况;乡村振兴局来了,支持指导村民发展苗木,养殖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因地制宜支持建设三个禾场;文旅局来了,支持休闲广场的文化舞台建设,提供配套体育设施,将把6亩荒地改造为游客体验采摘的农家菜园。在各级带动下,群众参与缔造热情高涨。

“这块倒房地块属湾中心,拆出来做个风雨亭,方便大家议事。”“这个转角空地建议把硬化改为草皮,栽矮植,有利于孩子玩耍。”“把鸡鸭圈起来养,有利于环境卫生。”“雨水沟又深又宽,老人孩子进出不安全,建议做85公分铸铁盖子”……一次次思想碰撞,在老百姓你一言我一语中,村湾设计方案按村民合理建议边实施边完善。

“上面政策好,支持我们修路,修河,修广场,绿化的事我们得靠自己干。”60岁的董望珍在自家房前屋后栽上了500余棵望春花等树种绿化环境。

党员金许林说,“与人方便就是与已方便。”他不仅主动拆动除路边2个小莱园,还在河中检来石头,把自己与邻居家30米长的泥坡窄巷进行硬化。

“为自己湾办事,有使不完的劲。”泥瓦匠村民苏清辉正在一颗古树边做挡水墙。73岁的金中元不仅为村湾建设捐了600元,还主动做起小工。

目前,全湾投入150万元(其中村民自筹和投工投劳共计约50万元),村民人人献计,个个出力,成为邻村学习样板,村民幸福指数也成倍攀升。村民透露,还想发展民宿,挖掘村湾文化,完善土菜谱,搞好农家乐,打造成208省道边一个青山绿水浓缩版的游客打卡地。

苏家坊坳塘金,这个500余人的古老村湾,在共同缔造理念中实现华美蝶变,成为一个有乡愁,有记忆,有温暖,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特约记者:胡剑芳 通讯员:师艳红 编辑:刘正杰 责编:伍伟)

关键词: 因地制宜 房前屋后 项目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