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全院做好迎战准备,最大限度释放医疗救治能力,最大程度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救尽救,确保来院患者得到科学、规范、有效的治疗……”日前,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多措并举,通过扩容合并院区、优化就诊流程、优化人力资源等多措并举全力救治更多患者,截至发稿,急诊人数有所回落;CT室排队情况好转;感染科满员,但多数重症病人病情渐趋稳定;各科室都在积极收治新冠患者……1月3日,记者从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医院全力救治新冠病人,情况正往好的方向发展!

在一楼急诊大厅,急诊科主任吕平正在分诊台查看患者信息,医护人员不停地穿梭在办公室、分诊台、输液室之间,整个流程忙而不乱。


【资料图】

“大概从12月10日开始,来急诊的病人开始激增。”吕平告诉记者,最高峰时人数达到了294人次,现在算是度过了第一波高峰期了,目前每天人数维持在220人左右。

“我们急诊是与大规模感染正面交手的第一‘战场’,必须守好这一关,做好与其他科室的对接,尽最大努力让每一位新冠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吕平说。

“前段时间大家都是带病上岗,都很辛苦,还好现在几乎都‘阳康’了,能更好地服务患者了。”急诊科护士张丽雅告诉记者。

在放射科,“上个星期,来院做CT人员很多,科室医护人员自觉加班加点工作,CT室24小时运转。本周,我们优化了就诊流程,增加了候诊区,现场秩序好了很多,病人从就诊到拿到CT报告,整个过程只需要2到3个小时。”放射科主任陈振雄说。

“我们做好关口前移,对待患有慢性病、基础疾病的人,做到早干预、早治疗,早期抗病毒治疗,防止轻症变重症。切实做好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分层评估诊治,把握救治关键环节,为救治重症争取时间。”该院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感染科主任徐虹一边会诊,一边说道。

00后的刘佳是感染性疾病科的一名护士,她刚刚结束七个小时的白班。“我所在的病房里大多都是患重症的老年人,他们需要不间断地观察和治疗,我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虽然我也‘阳’了,但不是很严重,休息了2天就上班了。”刘佳说,测血糖、血压,量体温,输液……在前辈的带领下,虽然才轮转到感染科不到一个月,她已经可以单独完成每一项工作。

12月中旬,该院因时因势调整人力资源,从行政职能科室抽调多人充实到临床一线,参与临床一线救治工作;从其他临床医技科室抽调人员支援ICU、内科、急诊等重点科室,增强医疗服务能力;发挥高校实习生作用,充实临床一线力量。合并神经外科和口腔科,腾出护理人员;合并儿科和急诊门诊,提高输液能力;合并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扩大发热门诊面积并增加诊室,最大限度节约人力资源。

在神经外科,刘晓晖和护士长薛青正在沟通诊疗工作,护士站里的电话铃声和呼叫器此起彼伏,“12床呼叫……”“3号床呼叫……” 医护人员穿梭在各个病房。

“我们科室在收治本专业病人的同时也在收治新冠感染病人,医院做了多轮关于新冠病毒医疗救治工作的线上线下培训会,组建了医疗救治专家组,我们也能根据每位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目前还是能顺利应对的。”神经外科主任刘晓晖介绍。

“我们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是‘溜冰员’。”薛青笑着说。原来,为了缩短时间,最快效率救治新冠患者,医护人员总是选择快走或者小跑,“一溜烟”地从一个病房到另外一个病房。

呼吸内科收治的是危重症病人,白衣天使们拖着病体,日以继夜,全天24小时守护在医院临床一线,哪里缺人就顶在哪里,确保科室正常运转。心血管内科60张床位一直爆满,病患中大多是有各种基础病的,主任郑奇斌连续十多天带病上班,没有休息过一天半天,科室14个护士每天分三班倒,但都没有怨言。

“非常感谢医护人员这段时间的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我现在好多了。”合并基础疾病的70多岁新冠患者唐大爷在住了2周院后,明天将顺利出院。

截至目前,该医院相继出台了《关于做好当前医疗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关于门诊、急诊、发热门诊收治新冠感染患者的流程》等多个文件形成整体救治方案,面对疫情高峰考验,该院不断扩充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将精准救治工作做到最优化。目前,按照分散、分类、分级原则,该院把麻塘中医医院开设为“新冠第二病区”,将普通型及以下病患转移至麻塘中医医院,派驻3名医生指导接诊。本院以收治重症、危重症病人为主,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当好百姓健康“守门人”。

记者评论

随着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医疗机构正面临严峻考验。白衣战士顶着感染风险和身心压力,奔忙在抗疫最前线。

面对因病“减员”,他们有的“白加黑”连轴转,有的“轻伤不下火线”,有的尚未完全康复就第一时间返岗……一线医护人员也是血肉之躯,他们承受的风险和疲惫应该被重视,他们长期的坚守和奉献应该被看见。

让我们一起守护,尊医重卫、关爱医护,让一线战斗力拥有最坚实的后盾、最有力的支持!

(融媒体记者:王媛媛 通讯员:李琳 刘志 编辑:董盈 责编:余娅敏)

关键词: 医护人员 人力资源 最大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