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消息,自腾讯视频宣布热播IP大剧《庆余年》实行超前点播以来,用户吐槽不断。日前,人民日报发文对此作出评论,评论指出,VIP之外设置VVIP,额外掏钱才能享受超前点播,视频网站是在制造焦虑诱发用户消费。

213

人民日报指出,影视剧制作需要资金投入,视频网站通过会员购买、广告售卖等方式获利本无可厚非。但对于很多VIP用户而言,购买会员就是为了能够提前看到更多内容,双方构成了消费契约,消费者的权益理应得到维护。在此前购买VIP的协议中是否有这个约定?如果没有标明,这种额外收费的行为,实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

据悉,针对热播剧集,这已经不是腾讯视频第一次这么操作,今年暑期大热的《陈情令》也是如此,花钱成为SVIP才能提前解锁大结局。当时,这一操作即引来骂声一片,在腾讯视频官微下面点赞最高的一条回复为“滚”,对该微博的总评论超过10万。

人民日报认为,视频网站敢于藐视用户权益,一而再再而三地玩套路,面对舆论质疑面不改色,究其因,在此类消费的权益保护是否存在漏洞。多年来,视频网站经历了“野蛮”生长的发展阶段,付费模式也渐渐被用户所接受。但一些网站便因此抱着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心态来运作,长此以往毁掉的恐怕不只是网站前途,还会殃及付费模式。

事实上,因为技术等方面的不完善,超前点播也带来了诸如盗版横行等问题。TechWeb注意到,在上次《陈情令》进行超前点播时,录播的大结局资源很快便在一些电商平台、微信、微博等上面流传,而且还有人公开出售高清版,1.98元就能观看全集。这实际上最终损害的还是消费者的权益。

虽然在此之前,腾讯视频曾在推出超前点映制度时强调,“我们有强大的正版保护技术”,最终结果却是被啪啪打脸,而腾讯方面未对此进行任何回应,也寒了不少用户的心。此次《庆余年》再实行超前点播,用户存在抵触情绪也就不奇怪了。但这样花两次钱提前看12集的操作,真的不怕稀释付费会员的含金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