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7部委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要正视仍有个别教师顶风违纪的现实,通过严格的监督考核进行约束,通过严肃的处理措施坚决惩处,使违规者付出代价,严重的要终身禁止从教,切实起到警示震慑作用。

明确从严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给教师队伍的害群之马敲响警钟。以“先生”自诩却实施暴行,既伤害无辜学子,也有辱“师者”二字。不懂做人之道,谈何塑造灵魂?学为人师,更要行为世范。这是为人师表,也是为人本分。

众所周知,师德师风是教师的从教之基、素质之魂。师德在国外一般被称之为职业伦理,包括教师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教育意识、职业态度、工作责任感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师德的好坏与教学业务水平的高低并非直接对应的关系,但对学生价值取向甚至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造成必然影响。如此语境下,教育部等7部委联合给教师划出师德“红线”,严重违规者将终身禁教,无疑会起到警示震慑作用。

长期以来,教师在上岗前需要通过教师资格认证,教师资格获得后终身有效,这也使教师职业被等同于“铁饭碗”。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现行教师管理制度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教师入口把关不严、人员能进不能出、职务能上不能下等问题。特别是,存在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体罚学生、违反教育规律、增加课业负担等现象。因此,划出师德红线,建立重师德、重业绩的考核机制,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办好教育的重要环节。

首先,应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严格执行5年一次的定期注册考核。考核内容应包括师德、业务考核以及教学工作量考核;同时,师德应作为首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再者,应严格执行一票否决,不给失德教师预留“下不为例”等操作空间,通过正常的退出机制,将不良教师及时清理出教师队伍。

特别是,严重违规终身禁教,需将师德建设挺在前面。事实上,给教师划师德红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师德建设,考核和惩戒仅是一种手段。因此,应将师德考核与师德建设有机给合起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师德的过程建设上,做好长远规划和制度安排。比如,建立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师德规范,划分师德规范的层次;建立教师个人的师德档案,注重平时对教学、教研活动的督查;积极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环境,避免片面追求升学率等不利因素给教师布下“师德陷阱”。总之,师德建设不单是教师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学校、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事情。(张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