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2022年堪称A股市场的“退市大年”。据粗略统计,2022年退市上市公司数量超过50家,这在此前显然是不可想像的。上市公司退市,投资者往往对退市股会敬而远之,躲都来不及,但今年在多家上市公司退市的背后,却不乏“逆行者”。个人以为,爆炒退市股,个中的风险不可不防。

2022年之所以成为“退市大年”,与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密切相关。总体而言,A股上市公司退市,过程虽然颇显曲折,但最终实现了退市常态化,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比如,2001年PT水仙首开上市公司退市先河后,从2001年至2007年,每年都会有为数不等的上市公司退市。但2008年至2012年5年时间内,却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被强制退市。个中并非没有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触及退市条款,而是由于制度存在漏洞被上市公司所利用。从2013年开始,又陆续有上市公司退市。值得注意的是,从2019年开始,上市公司退市数量开始猛增。像2019年退市公司数量达到11家,也创出历史新高。2020年则提高至16家,2021年进一步上升至23家,2022年退市纪录再次诞生。

2022年退市公司数量能够产生纪录,客观上与2020年12月份出台的新退市制度引入了“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扣非前后净利润为负”的组合类财务指标有关。长期以来,沪深市场上存在为数众多的或业绩长期亏损,或财务状况严重不良,或属于“僵尸”公司的企业。这类上市公司既被市场称之为“股市不死鸟”,又被称为“壳”公司。其没有任何的投资价值,仅仅由于壳价值而具备投机价值。“营收+扣非净利润”的考核指标,主要剑指壳公司。事实说明,该考核指标也收到了预期中的效果。2022年退市公司中,绝大多数都是由于触及该条款。

2022年作为“退市大年”,呈现出多方面的特点。一是退市公司数量众多。超50家公司退市,已经创造了历史。二是上市公司“组团”摘牌。退市公司同一交易日摘牌的现象较为多见。如6月27日,绿景退、晨鑫退、猛狮退、金刚退4家公司被交易所摘牌。6月28日,又有3家公司股票被摘牌,分别是德威退、众应退、天首退。三是曾经的明星公司进入退市“黑名单”。比如退市夏华(夏华电子),曾经是我国的“彩电大王”,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多元化发展失败,最终沦落到退市的命运。四是投资者亏损严重。因为退市,退市股的股价基本上都出现大幅下跌,跌幅甚至高达99%的也不在少数。如此高的跌幅,也让其投资者损失惨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多家退市股步入退市整理期后,反而遭到市场的大肆炒作。包括退市金泰、金刚退、退市游久、退市罗顿、退市夏华等退市股,虽然在步入退市整理期首个交易日股价都出现大幅下跌走势,但其后却开启了一波上涨之旅,且多家退市股涨幅不俗。像退市厦华自退市整理期第二个交易日至最后一个交易日,累计涨幅高达62%。而且,像退市游久股价上涨,其大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功不可没。大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出手增持退市股,实属罕见。

退市股遭到爆炒,一方面是游资在兴风作浪。游资的操作手法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主要以短炒为主。另一方面,某些资金不无赌的成分在内。主要赌退市股今后能够实现重新上市,以从中获取丰厚收益。

但爆炒退市的风险却是非常巨大的。退市股的炒作主要是投机炒作,本身就蕴藏较大的风险。而且,退市股今后实现重新上市的可能性非常小。目前退市后实现重新上市的,只有长航油运与二重重装。但这两家公司退市后能够重新上市,与其背靠央企大股东密切相关。可以说,如果不是央企大股东的鼎力支持,重新上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退市后,重新上市基本上不可能,也就意味着炒作退市股,风险不可估量。基于此,投资者须对其敬而远之。????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