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落成的“古窑印象”文化商业旅游综合体 敖玉龙 摄

2月8日正月初八,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举行明代葫芦窑点火仪式,景德镇古窑文化研究院院长周荣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烧窑把桩师傅胡家旺和来自浙江、陕西、广西等地的游客共同将手中火把放入明代葫芦窑,用虎年新春第一把窑火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送上了最美好的祝福。

走进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历代瓷窑展示区、陶瓷民俗展示区、瓷生一日艺术休闲区等既分布合理又相互辉映,景区内保护与传承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

制瓷作坊是游客们交口称赞的网红打卡点。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制瓷生产作业线。拉坯、印坯、利坯、画坯、施釉……一位位身着淡雅青花工作服的非遗传承人专心进行瓷器制作,一抔抔泥土在制瓷师傅的妙手下变身独一无二的陶艺精品,令人叹为观止的同时,也让许多游客迷上了古窑。

让古窑迅速“出圈”的,还有一座座历代瓷窑的复建复烧。宋代龙窑、元代馒头窑、明代葫芦窑、清代镇窑、清代狮子窑、明清御厂“六式窑”……多年来,11座景德镇历代典型瓷窑陆续完成复建复烧,存在于文献记载中的窑式以实体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座座复烧的古窑,不仅让游客更加清晰地了解景德镇的制瓷文化,也让陶瓷之旅的参与感有了更多的可能。走进古朴幽暗的窑房,被踩得溜光的黄土地面,斑驳粗犷的木构架,无一不在向游客讲述着古窑的前世今生。这些古窑的复烧及开窑仪式更是备受游客欢迎。复烧的流程都是按照古法来进行,全凭把桩师傅的经验操作,燃料坚持使用优质的松木,烧出来的成品松脂渗入瓷器的毛坯中,色泽淡雅、手感温润。每逢古窑复烧的日子,很多游客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和非遗传承人们共同点燃古窑的窑火。传统非遗随着这把窑火“火”了起来,更“活”了起来。

“朦胧青花数百出,逐雅间增裙芳素。一走进古窑,我和爱人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关于陶瓷的古诗,哼起‘天青色等雨,而我在等你’的音乐。”大学学古代文学专业的游客陈晗说道,“在这里,我们可以走进历代瓷窑和古建里感受历史的沧桑,还可以零距离观看陶瓷手工艺人的匠心制作,游览体验非常好,每个游览点都有文化内核在做支撑,有种诗意照进现实的感觉。”

在古窑,不仅瓷碗、瓷乐器会“唱歌”,古窑咖啡、古窑香薰等更让人耳目一新。有文化、有创意、有温度的文创IP将古窑独具特色的艺术文化、风俗民情通过现代创意设计语言予以新生,让陶瓷文化全方位融入现代生活。随着业态的不断丰富和创新,古窑不仅让游客全方位感受陶瓷文化魅力,还能精准地细分市场,为研学旅行和亲子旅游提供“吃住游学购玩”一站式服务,以丰富的文旅产品满足不同年龄阶段游客的需求。

青花元素融入传统民乐、陶瓷文化碰撞时尚文创、前卫餐厅藏身古老窑炉……年来,像这样的创新和提升,古窑景区从未停歇。据介绍,古窑如今正按计划实施5A级旅游景区全面提升建设,景德镇历代瓷窑博物馆、清代《陶歌》展示演绎、清代老宅、地方小吃休闲中心等一批项目正在筹建筹备,这座走过几十年风雨的老牌景区让厚重历史融入时尚元素,从深度和广度上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有机融合。

古窑民俗博览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古窑将进一步抓好消费,让旅游活起来;保护传承,让底蕴厚起;文旅融合,让项目多起来;促进交流,让影响大起来;加强创建,让品牌亮起来,为讲好江西故事,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台贡献源源不断的古窑力量。(王竹青 黄曦洪)

关键词: 博览区 民俗 古窑,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