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甘肃强县域行动取得了长足进展,县域经济总量持续增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然而,产业支撑不足、发展条件落后等问题,仍然是我省县域发展的短板,接下来如何破局推进?全省强县域行动推进会暨园区工作会议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2022年是我省实施强县域行动的关键之年。在这一年,全省86个县(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09.8亿元,比上年增长9.29%。

几天前召开的全省强县域行动推进会暨园区工作会议上,通报了2022年度全省县域经济评价结果及省级开发区考核评价结果,表彰了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十强县”“先进县”,并颁发荣誉奖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强县域,根本在于强产业。在落实强县域过程中,通过加快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古浪县成为2022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步最大的县。

发展县域经济,要找准主导产业,更要有链式思维。2022年我省制定出台《甘肃省强县域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引导和推动关联产业以及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的定西市,2022年种植马铃薯超过281万亩,产量达到464万吨。

在定西市安定区一家马铃薯企业的组培室里,工人们正忙着马铃薯原原种种苗的接种、扩繁。

依托20家种薯企业,安定区年繁育优质脱毒种薯稳定在7亿粒以上,外销微型薯5亿粒,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

种子好,还要种得好。通过不断提升马铃薯种植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水平,安定区建立整流域、整山系万亩以上种植基地9个、5000亩以上基地17个。

“定西宽粉”是安定区用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有效延伸马铃薯产业链条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区参与“定西宽粉”的加工生产企业近百家,年产宽粉系列产品6万多吨,产值近50亿元。

随着马铃薯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水平不断提升,定西市将小土豆变成了大产业,目前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25亿元。随着当地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收入已经占到定西农民人均收入的四成以上。

强产业,重点在于强工业。立足工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白银区突出老牌工业县区的传统优势,在转型升级中开辟新赛道。

位于白银高新区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甘肃东方钛业“硫-磷-铁-钛-锂-钒”绿色耦合循环低碳产业项目中钛板块的重要一环。目前项目已进入投产倒计时。

东方钛业“硫-磷-铁-钛-锂-钒”绿色耦合循环低碳产业中,30万吨循环化钛白粉深加工项目计划9月份建成投产,5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一期现已建成,正在进行单机调试,其它项目也在有条不紊地按规划设计稳步推进。

县域经济增长缓慢,县域产业平台集聚能力较弱,产业转型升级困难,创新要素聚集度不高是我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作为推动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全省省级开发区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基础设施配套,有效提升承载能力。2022年,47个省级开发区生产总值达1133.87亿元,同比增长13.65%,增长极作用不断凸显。

2022年,嘉峪关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46亿元,位列全国省级百强园区第79名,连续11年荣获全省优秀开发区,连续4年荣获优秀省级高新区。

嘉峪关索通公司是专业从事预焙阳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助力企业更好发展,嘉峪关市工业园区管委会组织工作人员,积极走访,了解企业生产状况和实际问题。

千方百计招大引强,做强载体加力壮大园区,统筹城乡加力融合发展,注重实效加力强化保障,优化考核评价体系......选准赛道,锚定方向,各地各部门正在对标先进,加快追赶,紧盯目标加压奋进。

“亮”成效、“晒”经验、“赛”速度,眼下,无论是全省86个县(市、区)还是47个省级开发区,都在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意识,以“跳起摸高、赶超进位”的进取姿态,确保强县域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希望各县区积极落实全省强县域行动推进会暨园区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先进加快追赶、紧盯目标加压奋进,加力打造现代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和园区发展实现整体跃升。


来源:甘肃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

编辑:赵 倩

责编:许玲芳

主编:张建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