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橡胶业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几经沉浮却从未褪去行业底色

“世界橡胶看中国,中国橡胶看青岛”,青岛一直是世界橡胶行业瞩目的焦点。1933年,沧口筹建青岛太阳鞋厂,青岛橡胶工业由此发端。青岛解放后,青岛橡胶企业的格局逐步打开,一度独占鳌头。国营第二橡胶厂,中国最大的橡胶轮胎生产厂;国营第六橡胶厂,全国最大的胶带胶管生产厂;国营第九橡胶厂,国内最大的胶鞋生产厂,还有中国知名橡胶轮胎高等院校、青岛橡胶工业摇篮——青岛科技大学,中国橡胶工程领域近70%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都来自于此,堪称“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青岛,聚集起橡胶科研、产业、人才的最优质资源,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橡胶第一城。

如今,青岛拥有双星、赛轮、森麒麟等三家上市轮胎企业,一个全球一流的化工、橡胶高端产业聚集区,橡胶产业变革向前。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用好技术改造综合奖补、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支持资金等普惠性政策基础上,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出台了青岛市支持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政策。2019年至2020年,市财政奖补资金约1700余万元,用于橡胶行业转型升级;2021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统筹考虑,初步构建了以西海岸新区等区市为主导的“橡胶新材料与制品”产业集群,并向省政府申请将其纳入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大力发展橡胶业。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青岛的橡胶产业正汇集着工业制造的力量,助推青岛橡胶产业链向千亿级别大门迈进。

《工赋青岛》聚焦橡胶行业云集业内“最强大脑”

《工赋青岛》邀请了来自赛轮集团、森麒麟公司的企业负责人走进“工赋时刻”,分享了他们对于橡胶行业的思考。此外,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徐文英,青岛科技大学校长助理、教授,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汪传生等业内重量级嘉宾,也特地前来,为青岛橡胶行业的未来贡献“最强大脑”。同时,青岛橡胶业百花齐放,20多位来自各类橡胶制品企业的负责人,也齐聚“工赋圆桌会”,为青岛崛起中国橡胶之都“头脑风暴”,献智献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产学研按下制造“加速键”

2018年4月,世界首条“液体黄金”轮胎在赛轮集团顺利下线并实现量产。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突破化学炼胶技术,研发出被世界橡胶业称为“液体黄金”的橡胶新型材料EVEC。这种将橡胶、填料、配合剂在连续液相的条件下使材料充分且均匀混合的工艺,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改变了多项磨耗基础理论,属于典型的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仲雪介绍,他们刚刚做了一次路面实测,“液体黄金”轮胎比国外最大企业的轮胎,100公里最少节约10%以上的柴油,按中国现在约3亿辆汽车来算,一年节约的汽柴油可以填满5个西湖。这项颠覆性技术将为我国的“双碳”战略,做出巨大贡献。

袁仲雪认为,赛轮集团之所以能够仅用19年时间,就稳据中国轮胎企业第3强,让国橡中心落户青岛,产学研融合、校企合作功不可没。这一“双向”赋能,既加快了实现人才与技术对接,推进产业融合,将高校实验室里的项目、科研成果转化成了产品、企业,最终形成了产业链,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企业的发展壮大又反哺了学校的学科建设,这种良性循环将助推我国橡胶轮胎行业实现复兴和跨越式发展。

同时,袁仲雪还强调,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只有持续加大研究投入,才有望占领行业科技制高点。作为橡胶轮胎行业,未来要发展,必须要有理论的研究,要有新材料、新装备的研究,这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而工业互联网,能够实现产业链的全球资源最优配置,青岛强大的制造业,使得工业互联网有了用武之处。其中,赛轮集团在三次迭代信息化技术之上,融合近20年来的实施和建设经验所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橡链云”,作为“全球首个着眼于垂直行业,立足于橡胶行业产业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贯通产业链上下游上万家合作伙伴,沉淀成熟软件产品和橡胶行业解决方案达近百套,并集成了ERP、CRM、PLM等主流企业管理软件,是在工业互联网大背景下的一次实践,为工业互联网注入发展新动能。

转型升级“智造”铸辉煌 “国际化”在征程中开辟可能性

从2009年7月,森麒麟第一条轮胎下线,到现在,森麒麟已累计生产近1.5亿条轮胎。走过发展的第一个十年,站在第二个十年的发展周期里,森麒麟已成为全球轮胎行业智能制造的标杆。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林奕龙介绍,企业转型升级,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制造系统,实现了轮胎全生命周期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可溯化”,将所有生产环节都纳入到智能系统,设备、物料、工艺、计划、物流深度关联协调,用工人数大幅减少,用工成本、管理成本大幅降低,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性能一致性更好,改变了轮胎行业“劳动密集型”的业态。智能制造已成为森麒麟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将在森麒麟未来的发展中释放更大的红利。

如果说,智能制造奠定了森麒麟的基石,那么,“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即为森麒麟打开了持续向前的大门。森麒麟制定了“833plus”战略规划,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球布局8个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同时在全球运行3家研发中心、3家用户体验中心;plus是指择机并购一家国际知名轮胎企业。林奕龙表示,更高水平、更加协调、更可持续的全球化发展模式,代表着森麒麟专注主业,做强、做大的决心和信心,希望把全球化的人才、管理、技术、服务、品牌、渠道等资源融会贯通,通过创新、创造、创意,研制颠覆性产品、未来性产品,推动中国轮胎行业高质量发展。

而说起智能制造和国际化,青岛泰凯英轮胎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传铸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智能制造和国际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洞察并满足客户的需求。泰凯英一直专注于矿山和建筑轮胎领域,进行定制化设计和研发,将一细分领域做到极致,在为客户带来更高使用价值的同时,企业必将拥有更长远的发展空间。

青岛橡胶业优势显著未来可期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徐文英认为,青岛非常适合橡胶产业发展,优势显著。一是有非常多的头部企业,二是港口、保税区,天然橡胶进口便利,三是悠久的生产历史和文化积淀,使青岛技术、人才、装备、原材料等齐备,唯一的短板和遗憾,是青岛欠缺汽车的总部。

青岛科技大学校长助理、教授,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汪传生表示,青科大作为橡胶行业当中的“黄埔”,非常重视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结合,通过专业科研产业一体化、产业成果及时上课堂、青年教师学生进企业实练等方式,为橡胶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和人才支持。

同质化竞争激烈品牌价值待提升

中国轮胎价格卖得低,是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徐文英心中最深的痛。当下,全球只需要13亿条轮胎,中国就生产了6亿多条,其中40%被迫需要出口,产能过剩再加上产品的同质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的恶性竞争。而国外的名牌企业,都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品牌附加值高,两项叠加,一度导致中国轮胎卖价只有国际轮胎的50%到60%。面对“双反”,青岛轮胎企业只有产品性能和品牌价值不断突破,个性化发展,再加上行业之间的抱团取暖,未来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工赋青岛工赋橡胶

在橡胶行业,青岛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也有着不断求新求变的橡胶制品企业,除了产值占橡胶制品业60%的轮胎企业,输送带、橡胶护舷、胶管、密封件等各类橡胶制品也全面开花。现在青岛已经构建了“橡胶新材料与制品”产业雁阵形集群,随着企业合作的不断深入,行业的日益规范,政府的合理规划,青岛,这座拥有百年橡胶历史底蕴的城市,正汇聚企业的力量,统筹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将青岛的“橡胶名片”推向国际舞台,助推中国向“橡胶强国”迈进。

“产学研融通、智能制造、国际化”,是带动青岛城市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秘笈”,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协同创造橡胶行业全生态,青岛橡胶产业链,正在千亿级别迈进。这是‘中国智造’大放异彩的时代,也是青岛橡胶厚积薄发,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传承,引领;智造,辉煌,我们期待岛城这座橡胶名城能够再次“城”就未来,崛起中国橡胶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