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的时代正在到来。截至2021年底,我国汽车市场L1-L2级辅助驾驶功能渗透率已经上升至 30-40%区间,10类常见的 ADAS功能中有 5类渗透率超过了 30%。据咨询机构艾瑞公司测算,2025年我国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90亿元。

为了给智能驾驶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汽车行业在智能驾驶地图领域争相投入,特斯拉采用了纯视觉感知+实时局部建图的路线;上汽投资武汉光庭、又收购了中海庭用来布局高精地图,吉利布局易图通和亿咖通两家公司;除了车企之外,滴滴、京东、美团等互联网企业也先后获得绘制高精地图的资质,腾讯也推出了专为智能驾驶而生的腾讯智驾地图。

行业各方将地图作为新的竞争焦点,一方面是由于智能驾驶时代,对地图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一片新的增量市场。而另一方面,高精度、实时更新的地图是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基础,而自动驾驶又将成为今后汽车的主要卖点之一。

智能汽车时代的地图之变

智能驾驶功能正处在快速渗透期,人车共同驾驶成为常态,这也意味着新时期的地图不仅要让人看懂,提供更加精准、直白的导航指引;还要让车能够看懂,为智能驾驶提供基础支撑。而人车共导的现实需求,意味着车里可能同时存在普通的SD地图、ADAS地图、以及高精度地图三种不同的地图,这给车载地图的定位精度、采集制作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比如在精度方面,智能驾驶对地图的精确度要求极高,误差要控制在亚米甚至厘米级别。传统的电子地图导错了路司机可以自己纠正,最多绕个远路,然而智能驾驶地图很多时候是用来指引机器的,如果精度不够或者出现误差,就有引发事故的危险。

在数据采集制作方面,从SD地图到ADAS地图,再到HD地图,制作难度和成本节节攀升。尤其是HD地图,不仅要“高精度”、“大规模”,还要“足够鲜”。目前,高精地图的制作多依赖专门的采集车进行数据采集,一辆采集车成本上百万甚至近千万,而且需要在全国主要城市路网大面积采集。同时为了保证地图的精准,要不断更新数据,保证地图足够“鲜活”;目前行业正在探索众包方式进行更新,将路上的智能网联汽车都变成数据库采集节点,但还需要克服大规模数据处理、数据安全合规等困难。

此外,为了在导人和导车之间无缝切换,普通的SD地图以及用于智能驾驶的ADAS地图和HD地图需要流畅的配合。一般来讲,SD地图主要用于给用户展示路网信息,提供A点 - B点的路径规划;而HD地图或者ADAS地图负责用精确、丰富的道路数据引导车辆安全行驶,不同的地图只有紧密配合,才能保证流畅的辅助驾驶体验。

然而,目前智能汽车中采用的SD地图,以及为辅助驾驶服务的ADAS地图或HD地图,往往来自不同的供应商,三图数据不同源、更新频率不一致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会导致车辆在某些支持辅助驾驶功能的路段出现系统自动退出、强迫人工接管等弊端,不但影响用户体验,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三图数据同源、同步更新

针对智能驾驶时代车载地图发展的需求与挑战,腾讯车联总经理王万新讲道,“首先需要打破原有地图产品分别在普通导航地图、高精地图、ADAS地图下做数据规划的现状,要考虑在一个座舱内,使不同的团队在一种地图数据结构下规划各自的地图产品;普通导航地图和高精地图的日常更新也需要具备一致性。”

腾讯智驾地图

去年底腾讯也正式推出了专为智能驾驶而生的腾讯智驾地图,在同一套高质量基础数据之上,按照不同的规格生产出SD地图、ADAS地图、HD地图,三图数据同源具有天然的关联性,实现同步更新,将为用户带来更流畅的驾驶体验。

在人驾的模式下,智驾地图不但提供精准的车道级指引,还可以将周围的路况信息、车流动态直观展现给用户,带来更简单、安心的导航体验。在导车时,不同地图之间协调统一,为用户提供丝滑的智能驾驶体验。

另外,腾讯智驾地图可以灵活适应车企智能驾驶功能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车型的差异化定位。例如,在某些车型上可能是标准导航地图与高精地图的组合,而在另一个车型上可能是标准导航地图与ADAS地图的组合,也可以是三种地图共同存在,这种灵活模块化的方式也有助于产品的快速铺开。

智能汽车时代,给了地图又一次推陈出新的机遇,行业必将围绕这张新地图展开一轮激烈的竞争。这样的投入,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为汽车产业带来长远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地图产品 智能汽车WXD ADAS 变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