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记者 周雪松)9月28日,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在合肥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大会主题是“智能汽车产业化发展新征程”,出席会议的专家表示,汽车产业下半场要走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智能汽车开发合作生态已经形成,需要重视人工智能用于无人驾驶的安全性问题。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部部长王晓明在会上表示,汽车产业的下半场,汽车要走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三个转型方向,在新的起点上,要坚持科技创新,上述“三化”是汽车发展的新动能、新内涵。

新能源汽车走过了起步期,现在进入了高速成长期。在这样的新时期、下半场,新能源汽车要继续集群化、融合化发展,对于智能网联汽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智能汽车发展的大文章,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包括各种研究力量,群策群力,要好好进行论证。

智能汽车的发展,核心技术和模式创新仍然是当前阶段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发展的关键,要培养全产业链的体系和生态,包括供给侧、需求侧、服务侧、基础设施侧等的生态体系,关键技术仍然需要攻关。因为我们知道,汽车特别是汽车电子仍然是我们整个汽车产业链相对薄弱的环节,包括MCU芯片、车载操作系统、智算芯片、智能传感器和云端智算中心。单车智能汽车的发展,我们还有自己的技术短板,需要在培育发展过程当中突破。

王晓明建议,国家层面应加强合作平台建设,企业应积极探索智能汽车的商业模式,同时应在打造产业生态上广泛交流与合作,形成有效投资,加速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潘轶山在会上表示,智能汽车开发合作生态在我国已经形成。我们要努力打造自主、自立、绿色、先进、健康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努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国内体系循环。既要支持国内一盘棋的大生态建设,又要支持区域性小的生态建设,甚至车企自身的生态体系建设,以充分发挥各地政府、企业的积极性。

在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当中,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努力攻克一个一个被“卡脖子”的领域,相信就能实现自主可控的产业发展,建设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

现在智能汽车开放合作生态建设的“卡脖子”痛点,重点在汽车芯片和车载智能计算平台、车载操作系统这方面。

此外,在潘轶山看来,人工智能用于无人驾驶需要考虑安全性问题,人工智能真的发展成人的情绪状态的话,它也会发怒的,控制不了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