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命脱离母体以后,
(资料图)
随即面临着漫长的人生旅程。
在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
再到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中,
是什么在维持着生命的延续?
你知道么?
生命究竟是怎么运行的
众所周知,食物是生命的能量来源,那么,食物在人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又是如何促使生命运行的?藏医在这个问题上提出了人体七大物质基础和三种排泄物的概念,并对这一过程作了基本的描述。
人体7大物质
在上篇中,我们也提到所谓人体的七大物质基础,指的是饮食精微、血液、肌肉、脂肪、骨、髓和精液。其中饮食精微是形成其他六种物质的基础,在七大物质中最为重要。
七大物质是如何转化的
从食物到七种物质的转化过程大致如下:
食物在口腔中被充分咀嚼后,由索增隆推送下咽,进入胃部,胃中的胃液将其腐蚀,麦娘姆隆与赤巴久切助其消化,再由培根尼牙切将其磨碎,最终将食糜变成甘味的泡沫状物。此后,赤巴久切继续用高热对其产生消化作用,在它的作用下,将甘味转化成酸味,再由麦娘姆隆将其分解为精华与糟粕,酸味变为苦味,至此,具备五源的食物就被初步消化了。
紧接着,饮食在胃中被分解出的糟粕直接进入小肠,进而被分解为大、小便。而其中的精华部分,也就是饮食精微,将在各种赤巴的作用下逐渐成熟,并跟随恰布奇隆行遍九大脉管进入肝脏。
在肝脏中,饮食精微被进一步分解为两部分,其中的糟粕变为胆汁而被排入胆囊,而精华部分则被肝加工成血液。
血液在人体的血管中流淌,遍行全身各处,最终形成肌肉。
肌肉也可以分解为精华和糟粕,其糟粕部分是指眼屎、耳垢、鼻涕、唾液等,它们将从人体各个孔窍排出体外,而精华部分将进一步转变为脂肪。
脂肪又被分解为精华和糟粕,糟粕包括皮脂、汗液以及人体关节之间起润滑作用的物质,其精华则进一步转化为骨骼。
骨骼的糟粕包括毛发、牙齿、指(趾)甲等,它们对人体可以起辅助和保护的作用,骨骼的精华则转化为骨髓。
骨髓中的一部分变为肛门和毛孔上多余的油脂,而精华部分则转变为精液。
我们所能看到的男性的精子以及女子的经血和卵子只是精液中的糟粕部分,而其精华则存在于人体内部,主要在心脏,虽然它无形可见,却可以使人神采奕奕、容光焕发,是人体健康长寿的根本。
七大物质的重要作用
在七大物质的转化过程中,虽然饮食精微是形成其他物质的基础,但是其他六种物质也同样很重要。
比如血可以滋润身体,并且维持着生命;
肌肉是构成躯体及五脏六腑的重要原料;
脂肪能够储存能量,使身体油润,气色和悦;
骨骼是整个躯体的支架;骨髓能够直接促成精的产生;
而精则是元气的根源,也是人们繁衍后代的保证。
人体三种秽物
所谓三种秽物,就是指大便、小便以及汗液三种人体主要的排泄物。内脏吸收食物的营养以后,其剩余的糟粕就会以固体和液体的形式排出体外,形成大、小便,而汗液也是人体排出糟粕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们共同维持着身体的新陈代谢。此外,牙齿、指甲、趾甲、耳垢、鼻涕、眼垢、毛发等,也属于身体的秽物。
生命的运行过程,就是不断从外界中摄取食物,吸收其精华,并排泄出糟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