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纸、测距离,来自国内外的设计单位正在现场踏勘。珠江出海口,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灵山岛尖,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项目选址于此。4月27日,南沙召开全区科技系统学习会,广州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讲授党课,并发布2022年南沙科技创新工作十件实事。

记者了解到,推动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动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顺利开学均被纳入十件实事。

“拥抱科学的春天,吹响奋斗的号角。”谢伟表示,围绕两个承载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南沙踏着春天的鼓点,向科技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全链条创新路径逐渐明晰。

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年内开工

选址于明珠湾起步区灵山岛尖的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项目,地处珠江出海口进入中心城区的视野中心,日前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建筑概念方案国际竞赛技术文件答疑会圆满举行。参加竞赛的9家设计单位正自行开展现场踏勘。根据竞赛进程,主办方将于5月上旬接收竞赛设计成果。将大湾区科学论坛打造成为科技“达沃斯”,永久会址的项目建设意义非凡。

办好2022年大湾区科学论坛,论坛永久会址动工建设被列入2022年南沙科技创新工作十件实事。首届论坛,3天时间,包括130名中外院士在内的世界各国科研、企业和产业界学者相聚线下线上,共同“探索未来,共享科学”,发出推进科学事业发展的中国强音,南沙的科创显示度得到显著提升。

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是南沙从无到有构建“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创新路径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前不久举行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中,两名特殊的火炬手在水下实现精准对接点火,完成了奥运史上首次机器人之间在水下的火炬传递,彰显了奥运与科技的结合。“水火相容”的背后是来自南沙的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今年南沙将加强南沙科学城专职管理机构建设,加快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建设,其中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将投入使用。南沙还将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完成冷泉大科学装置结构建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顺利开学,香港科学园南沙孵化基地(启动区)挂牌运营。

大院大所大装置,塑造南沙科创大格局。随着钢结构厂房屋面板铺设完成,位于广州南沙的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这是由中科院力学所、中科院空天飞行科技中心核心技术团队发起成立的集研制、生产、实验、总装及测试于一体的固体火箭生产基地,预计今年8月投入使用,将具备年产30发运载火箭的能力。

设立南沙新区天使母基金

18年前,一座占地187万平方米的汽车之城在黄阁破土而出。2021年,广汽丰田有限公司汽车产量达82.6万辆,制造业总产值达1541.55亿元,同比增长16.6%。以广汽丰田为代表的整车制造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正在南沙高速发展,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也正在加速崛起。

这仍然得益于南沙坚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融合贯通资金链,精准配套政策链,以四链融合加快构建南沙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科技创新成为南沙经济发展“第一动力”的势头愈加清晰。

如今,广汽丰田产能即将突破100万辆,“独角兽”企业小马智行已成为国内技术实力最强、估值最高的无人驾驶企业。完善顶层设计,南沙从源头上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今年南沙将编制出台《广州南沙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广州市南沙区、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印发实施《广州南沙新区支持科技创新的十条措施实施细则》。此外,提出支持成立广州元宇宙创新联盟,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实现更深层次融合。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成立南沙科技成果转化联盟,举办黑科技大赛等各类创新活动。

近年来,南沙科技创新指标亮点纷呈,2020年实现R&D3.67%,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完成率全市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入库1619家、同比增长125.8%,增幅全市第一。南沙提出,要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2022年重点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积极培育壮大创新主体,鼓励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R&D(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超过4.0%。设立南沙新区天使母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企业,着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春天里,开新局。”谢伟告诉记者,“南沙建好两个承载区,一定要做好这十件实事”。(记者:柳时强)

关键词: 高新技术 企业培育 财力保障 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