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7岁的王女士在头疼、恶心、乏力等症状缠身的情况下,前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进行诊治。医生结合王女士核磁共振等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脑脓肿,并且存在脑肿瘤的可能性。

治疗过程


【资料图】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张之营告诉记者,脑脓肿和脑肿瘤发生的原因不同,治疗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仅仅根据当前的检查结果,很难进行下一步手术。

面对难题,张之营和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申斌、徐书刚想到了前不久刚刚引进的Q300系列微型神外手术机器人系统。在该系统的加持下,通过直观、全面的术前路径规划和机器人模块的辅助定位,微创手术器械精准置入颅内靶点,根据穿刺结果确定患者为脑脓肿。同时,运用该系统中的机器人对脓肿腔进行穿刺抽吸,仅1小时左右,王女士的手术便顺利完成。

“如果没有这台设备,病人则需要进行开颅手术,这需要4-5小时的手术时间,而且风险相对较大。”张之营说,脑部手术难度相对较大,其中很多都需要在开颅后进行,而这种传统的手术方式不仅创伤大,而且存在颅内感染、神经功能的损伤、术区血肿等风险。

技术优势

在Q300系列微型神外手术机器人系统的投入使用后,脑部深处难以确定性质的微小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明确病灶性质更加便捷,同时也让患者下一步治疗方案的确定实现了“加速度”。

在需要开展微创穿刺手术时,Q300是手术机器人,可通过微型机器人模块的辅助,实现快速、安全、精准的立体定向。在需要病灶切除开颅手术时,Q300是手术导航系统,通过实时追踪手术器械,有效提升大夫高风险复杂手术中的信心。

正因如此,在面对脑干、小脑、丘脑出血等脑部手术难题时,Q300系列微型神外手术机器人系统可以极大提高手术成功率,让颅内手术更加精准,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在机器人辅助下的微创手术,创伤仅有5毫米,还有效的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颅内手术很多时候都会面临着创伤大、病灶小、位置深等问题,尤其在穿刺时,很难避免误差,而Q300系列微型神外手术机器人系统却完美解决了这些难题。”张之营表示,该系统让术前规划更为精细,手术定位更加精准,手术流程更为智能,使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实现了跨越性发展。

科室简介

近年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神经外科在党委委员、执行院长王东海的带领下,科室年抢救急、危、重症病人达500余人次,年手术量超600台次。在高血压脑出血、脑外伤治疗、脑肿瘤手术治疗、脑血管病的治疗方面达到同级医院先进水平;开展的颅内动脉瘤夹闭及动静脉畸形切除手术亦处于领先水平;脑动脉瘤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无创且及时,有效缩短抢救时间;开展的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技术娴熟;功能神经外科开展的手术治疗如三叉神经疼、面肌痉挛、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得到了飞速发展;3D打印技术在颅内出血、肿瘤患者术前定位的应用,达到了精准治疗效果,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科室脑出血、脑外伤的病人,保持着极高的治愈率,配合早期康复治疗,显著降低了致残程度,提高了生存质量。(赵祜昊)

(责任编辑:鲁峰)

关键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神经外科 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