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作者:陈大银

横沟桥镇凉亭垴村业乐施,系施姓迁咸9世祖溥清公明成化年间(1465-1487),从今凉亭垴村老屋施迁入。村庄取溥清公后商近唐公长子施业、三子施乐之字为“业乐施”。溥清公是明朝成化年间举人,曾任四川省重庆府江港县知县,敕授文林郎。因他到此开基、落户、创业,又因安方言“落”“乐”同音,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和1983年1月出版的《咸宁市地名志》,将此村庄误称为“业菠 施”。它是新屋施、高塘施( 高庄施)、吕庄施发祥地。业乐施有山有水,北、东、南三面环山,大门前有一口10亩面积的水塘,塘下的小垄直通大垄,屋后是60亩面积的山林、可谓山清水秀。

这里的村风民风就像秀丽的风景一样美好,家家团结友善,个个遵纪守法。1949年5月以来,没有向上级上交一起民事纠纷,更没有违法乱纪现象。这得益于9世祖施溥清留 下的艰苦创业、好学 上进的传统,也得益于万妈留下的助人为乐、热心公益的美德。

万妈叫万友善,出生于1875年,1960年 去世,娘家今贺胜桥镇万秀村万秀八。她是施传荣、施传福、施传平、施传标、施卫星,施跃的太妈(即父亲的奶奶)。万妈就像自己的名字样友善。她是后娘,唯的儿子施静波不是她来 生,但起,是她一手抚养成人, 母子俩比亲母子还要亲。万妈热心公益事业。新四军某部驻扎业乐施,她煮饭给新四军吃。那时食盐紧张,她上山砍柴,让丈夫挑到贺胜桥换盐,她把盐送给新四军。

邻居李妈一生无儿无女, 老伴去世得早。她弯腰驼背,双目高度近视,而且缺吃少穿。为了生存,常常悄悄到万妈家拿油、拿盐、拿米。万妈的媳妇陈巧云有一次从远处看到 这种行为,对万妈说:“李 妈到我们家拿东西,您不管她,她就越偷越带劲,越偷越多,我们家怎么受得了?”万妈心平气和地说:“她一个老人能吃得多少?我们是七口之家,节约一点,添饭时,把炉罐刮干净一点,就足够李妈吃了。”陈巧云说:“我们又不欠她的。”万妈语重心长地 说:“ 她是生活所迫才到我们家拿东西,又不是好吃懒做。是因为年纪大、不能劳动才这样,就当她是你姨娘一样。你总不能看到姨娘饿死吧!她在生是-一根草,死了是个宝。如果捉住她偷东西的现行,脸皮被撕破,就要引发纠纷。她如果受不了,就会去自缢。到时候,我们要吃官司,要赔钱,麻烦就多的去了。”万妈一番话,做通了媳妇的工作。此后,只要李妈来偷东西或有偷东西的意向,两婆媳就有意主动避开,让她放心大胆地拿。后来,李妈身体差些了,万妈隔三岔五送饭送菜她吃。李妈生活不能自理时,万妈两婆媳餐餐给她送饭,直至李妈去世。

万妈不仅乐善好施、善解人意,而且办事公道,热心公益。她一字不识,不是甲长、族长、生产队长,声望却比甲长、族长、生产队长高。业乐施婆媳间、父子间、兄弟间、姑娌间或邻居间发生矛盾,万妈主动上门劝和。久而久之,村庄凡是大小纠纷,都把她请去,或我她评理。她“一手托两家 ”“一碗水端平” ,不管是亲房还是疏房, 不管是原告还是被告,不管是有理还是亏理,都听万妈处断。有一-家夫妻打架,丈夫气得去田地做事,妻子气得回了娘家,小孩没有饭吃。万妈就撮米放到这家炉罐里,煮饭给小孩吃。这对夫妻很感动,矛盾自然而然就化解了。

好人有好报。如今,万妈后人发展到10户35人。因为村庄民风好,1949年5月以来,业乐施累计10年被横沟公社、横沟桥镇表彰为上交公粮先进生产队(村民小组》,累计有80人考上大学,出了曾任汀泗桥镇党委书记,咸安区政府副区长,现任咸安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施继武等为代表的6位副科级以上干部,3人成为当地企业家,20人受到镇级以上单位表彰。

文字来源:《咸安地名故事》

本中心部分文章为转载摘编自相关书籍,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地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者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

关键词: 横沟桥镇 一字不识 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