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今天迎来冬至节气。


(资料图片)

冬至是一年里黑夜最长的一天,此后,白天慢慢变长。因此,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古时也寓意新生命的开始。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这天,无论在哪里,吃都是重中之重。一城一味,一味一食,想必世界上最美的味道,莫过于记忆中那一丝家乡的味道。

可能是一块乡猪肉入肚让人大呼酣畅、可能是野藕吊锅入口后额头密密的汗珠、可能是只需一盘腊肉就能和亲人把酒闲聊到深夜。

这些味道在灵魂最深处抽芽、生发,不论你的脚步走多远,也能凭借着脑海中枝叶的脉络寻得故乡的方向。

除了饺子,咸宁人的冬天还喜欢吃什么呢?

贺胜鸡汤

生在咸宁的朋友,谁敢说句自己没喝过贺胜鸡汤呢?从京港澳高速往咸宁方向的安山收费站下来,再沿京港线107国道行驶10多公里,来到贺胜桥。107国道两边林林总总排列着数十家鸡汤店,大部分在营业,招牌醒目,大多标注着“旅宁”“和平”“老店”“总店”等字样。

贺胜以当地农户散养的,配以适量的红苕粉条,采用当地无污染的优质地下泉水和其它佐料,用适当的火候精心炖制而成。

要煨出一罐色香味形俱佳的土鸡汤,除了火候和盐度要控制精细外,最关键是要用优质的原料鸡、矿泉水,“只有用真材实料,品质才有保证”。

选用真材实料,再用小火炖煮,炖出来的鸡汤清而鲜,味道醇厚,鸡肉鲜嫩饱满,粉条顺滑,爽口弹牙。鸡汤色黄、味醇、汤鲜、肉嫩,肥而不腻,烂而不散,营养价值极高,最适宜老人、儿童、孕妇和病后滋补,有壮阳、补血、利脾、健身之效。

野藕吊锅

湖北号称千湖之省,湖北人爱种藕,更爱吃藕,排骨藕汤,更是嘉鱼人的灵魂之汤!

白嫩爽脆的莲藕伴着熊熊灶火在锅中翻腾,吊锅中炖出热乎乎的汤在咕咚咕咚冒泡……这是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一集中的一个镜头,而这镜头对准的就是嘉鱼的龙骨野藕吊锅。一时间,嘉鱼龙骨野藕吊锅名扬四方。

它是用土猪的龙骨和本地湖区的九孔野藕煨制而成,野藕甜糯可口,龙骨肉烂味香,看着就很有食欲,藕汤鲜香甜美浓厚,营养滋味,回味无穷。

嘉鱼的龙骨藕汤以龙骨和野藕为主要原料。龙骨选用当地农家饲养的土猪猪背上的大脊骨,其特点是骨头经熬,煨出的汤猪肉味重。

藕则选用的是嘉鱼周边湖里出产的野藕。野藕比家藕的藕节要长许多,纤维较粗,不适合爆炒,却特别适合煨汤。

将洗净的龙骨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着猛火煨炖,等到龙骨的肉香飘出来,汤面上飘动着大块油花,便可将洗净的野藕切成菱形状倒入锅中,同时加上姜、蒜等辅材,煨好起锅,撒上鲜绿的葱花,端上桌,便成了一道压轴菜。

龙骨藕汤端上桌后很容易却冷,进而失去了原有的味道。俗话说,“一热当三鲜”,智慧的嘉鱼人民就想出用铁吊锅文火慢炖保温的办法,再放入自制调味秘方,这样,已经煨好的龙骨藕汤炖在吊锅里滚热蒸腾,而且汤汁越发浓稠,口味更加鲜美。

咸宁的冬天伴随着湿冷刺骨的寒风,让人不想出门,回家喝上一碗藕汤,香浓鲜美的味道,瞬间整个身子都暖起来了,无论走到哪里,即使离开家乡几千里、几十年,也不会忘记藕汤的芬芳。

宝塔肉

咸宁宝塔肉是湖北咸宁的一道传统名菜,而咸安区做的最正宗,映入眼帘的是层层叠叠就如金字塔一般的宝塔肉,看着油光发亮,盆子一圈搭配有蔬菜,这道菜做起来相当有难度。

当你夹上一口肉,入口即化,味道浓郁厚重,吃它寓意也很美好,有着步步高升的含义,吃着就像是在吃一件艺术品。

富临排骨

通城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咸宁、岳阳、九江金三角中心交汇点。

通城县地形和气候很适合农牧业生产,“两头乌”猪是通城县劳动人民经千百年饲养,选育而成的本地良种,被列为全国地方良种之一。

其特征为毛稀皮薄、黑头黑尾、额部有一白点,故名“两头乌”,又叫华中两头乌猪,采用土法熟食饲养,生长周期长,其肉质鲜嫩、肥肉不腻、瘦肉不塞牙,口感香甜,深得人们的喜爱。

这道“富临排骨”挑选品质上乘的通城两头乌猪排,原材新鲜健康,做法简单易行,成品酱香软糯,口有回甘,老少皆宜,是通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常备菜品,喻示富临瀛通、高质量高品质融入通城。

簰洲圆子

从选材到加工再到配料都是纯手工制作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鱼肉的细嫩鲜滑。其口感蓬松嫩滑、味道可口是众多老饕的喜爱。

相传簰洲湾圆子曾为宫廷贡品。公元1557年,明世宗朱厚曾巡视江南途径簰洲湾,地方官员征集当地名厨会同随从御厨,将上色鲜鱼研制成圆子供皇上膳食,世宗食之龙颜大悦,回京后仍念念不忘,时常索供。

簰洲圆子得以名声大振,百姓如法烹制,使簰洲圆子逐渐成为领衔荆楚饮食文化的特色佳肴。每逢佳节或宴请,民间盛行待客如待帝的传统,餐桌必备簰洲圆子,“无圆不成席”的民俗沿袭至今。

簰洲圆子工艺复杂精细、鱼品讲究挑剔,且不能掺和任何添加剂,特别受地理位置影响,离开了奇特的西流湾,便水土不服,无法复制。历来擅做簰洲湾圆子者,在他乡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西流湾簰洲湾圆子为原生态绿色环保食品,富含高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及铁、钙、磷、鎂、硒等多种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对人体能起到良好的滋养、保健功效。

腊肉炖雷竹笋

崇阳雷竹笋,湖北省崇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崇阳素有“中华雷竹之乡”的美称。腊肉(金沙腊肉)是湘、鄂、赣三区传统美食,是农家餐桌必备佳肴,腊肉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腊肉炖雷竹笋,竹笋脆嫩爽口,腊肉醇香诱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通山包坨

还记得小时候你缠着妈妈做包坨的时候吗?这是非春节除夕不做的一道美食。

通山包坨又名大坨、粑坨、薯粉坨,外表为圆形,寓意团圆、吉祥。它是由红薯粉调制的坨皮和各种不同原料(如鲜肉、腊肉、豆芽、油豆腐、白萝卜、花生米、竹笋、韭菜等)做成的馅。色香味俱全,尤其是皮薄馅美,成为通山人最喜欢的地方特色食品之一。

通山包坨有数百年历史,以杨芳包坨最负盛名。

相传当年刘伯温带兵作战,路经杨芳,作短暂休整后需带干粮上路。此地红薯为主食,薯粉较多,又易存贮,刘伯温就以薯粉作皮,将可口的青菜切细拌在一起作馅,制作成了包坨。

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如今这道行军干粮,慢慢成为当地的美食。上世纪80年代前,因物资少,包坨在通山一直属于精细菜,只在贵客上门或者重大节日当天才做,这种习俗传至今日。

离时不觉滋味浓,但若再见故乡炊烟,才发觉自己真切地在思念和贪恋这味道。

老屋还在、柴火正旺、有人做饭、有人等待,这就是冬至最好的味道。

(来源:楚游攻略 编辑:余娅敏)

关键词: 真材实料 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