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新闻联播报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
注册制,就这么来了!
很多股民这些年听了太多次【注册制】这仨字了,但当它就这么来了的时候,还是有点懵,这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今天我谈一下个人对注册制的解读和看法。
注册制的几条关键内容
最大的两个特点:
一是在科创板的基础上,扩大注册制试点,为存量板块推行注册制积累经验。
所以,注册制绝不仅仅针对新上市的企业,而是为存量的三千多家上市公司做准备。要发展成熟的资本市场,全部公司实行注册制是早晚的事。
二是增强对创新创业企业的包容性,突出板块特色。
这就是科创板和创业板设立的根本目的。你看名字里都有个创字,总搞些卖猪肉的卖白酒的在上面也不是个意思。
另外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1)涨跌幅
新上市企业上市前五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涨跌幅限制从目前的10%调整为20%。并且据上证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存量公司日涨跌幅同步扩至20%。
这一条和科创板一致,以后涨跌停板变成20%了。
(2)上市
注册制的核心是,把信息披露作为市场监管、投资者保护的重点。
这一条其实也对相关链条上的券商、会所、律所、监管机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照科创板,因为不符合之前上市标准而出走海外的企业,未来可能会有一些在创业板上市。
(3)退市
对退市规则予以扩容,包括交易、财务、规范、重大违法退市等不同类型。
我之前说过,只吃不拉的市场是不可能健康的。立好规矩,规范退市,才能震慑成天瞎胡搞的宵小。
顶格处罚60万的笑话我们都听了很多年了,现在终于有“责令回购”、“先行赔付”等等实质性的惩罚措施了。
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看完了注册制的大概内容,你应该能感受到,这是我国对资本市场的顶层设计。
看多了官话,我来分析一下制度推行后对我们普通投资者可能的影响。
1、短期利好创投
这个不用说了,今天很多创投概念股票已经有所反应了:
2、打板的玩法要玩不下去了
众所周知,A股很多游资,以及一些老手都有打板的玩法。
他们最擅长的手法,就是凭借自己的资金优势,信息优势,快速封涨停板。他们通过这种频繁的超短线操作,渲染市场情绪,形成高胜率、高频率、低盈利、低亏损的盈利模式来积攒资金,赚取了巨额的利润。
但是注册制以后这种玩法就很难玩下去了。
一个很好的实证就是科创板,因为已经实行了20%的涨跌停限制,靠情绪炒作的打板玩法就几乎绝迹了。
制度如果继续改革,连20%也取消了,连T+1也取消了,那更是没有游资打板的容身之处了。
其实你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一个成熟的市场,某个制度频繁被资本大鳄利用,本来就不科学。
所以以后普通投资者也别想着去追板什么的了,这个玩法,已经过时了。
3、某些炒st炒壳的玩法也玩不下去了。
过去几年,有些人专门买些st开头的股票,赌的就是在A股过去奇葩制度下的买壳红利。
一旦某只烂股票被某个想借壳上市的大佬相中,那就是乌鸡变凤凰,股价几十个涨停板是跑不了的。
这个玩法的核心是,被借的壳越烂,股价越低,越受欢迎。
但是随着上市制度和退市制度的逐渐规范,炒壳这个玩法也到了末路。
你再想想,哪个正儿八经的市场,会允许这种比谁更烂的投资方法?
投资,终究会慢慢回归本质,寻找有价值的公司。
4、很可能是A股去散户化的开始
新注册制的创业板门槛是: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10万,并且有两年的A股经验。
就在刚才,证监会答记者问披露了更多的细节。你仔细品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特地提高了门槛,没那本事就别来送钱了,老老实实买点基金得了,自己多少本事自己不知道吗?
我说的去散户化,不是说散户不能玩,而是说过去那种啥也不懂全靠勇气在投资的散户,肯定是要被市场毒打然后淘汰出局的。
新制度的安排对散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么强者思维赶紧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平,要么弱者思维买点正经基金。最怕卡在中间,对自己的实力缺乏正确认知。
这次中行原油宝的事情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说是中行的制度设计问题,有人说是投资者自己贪婪又不懂的问题。
其实,在任何一个市场,好的制度和好的投资者,是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
所以如果觉得市场辜负了我们,都应该先问一下自己,我是好的投资者吗?
最后再啰嗦几句。一直有人说注册制来了,上市公司多了,是不是就对市场的资金分流了啊。
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要有长期思维。
巴菲特常说为啥他的投资路数这么简单但就是没人能复制,就因为没人愿意慢慢变富。
拉长时间来看,制度的改革,会把优质企业逐渐推上市场,而把那些狗屁倒灶的垃圾股慢慢清出市场。长期来看,这是对A股市场的大利好。
所以不要太在意眼前的涨涨跌跌,能从这个意义上看到A股未来几年的运势走向,才算是没有辜负这个时代。
关键词: 注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