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深交所开始受理创业板在审企业的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申请。12日,深交所同步发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业务规则及配套安排,共计8项主要业务规则及18项配套细则、指引和通知。其中包括设置行业负面清单、修改完善审核时限要求、明确日涨跌幅限制将改为20%、放宽相关基金涨跌幅至20%、完善红筹企业上市及退市条件等。
深交所就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今日正式落地!从市场角度看,注册制对拟上市公司的影响总体上是积极的。首先,IPO的门槛有所降低。创业板取消了现行发行条件中关于盈利业绩、不存在未弥补亏损等方面的要求。如果尚未盈利企业要进行IPO,要求应当充分披露尚未盈利的成因,以及对公司现金流、业务拓展、人才吸引、团队稳定性、研发投入、战略性投入、生产经营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影响。其次,审核流程有望加快。一方面,修改完善审核时限要求。落实新《证券法》相关规定,明确“三个月”的时限要求,保持规则体系协调衔接。另一方面,调整上市委会议相关时间安排。将上市委会议通知时间由会议召开7个工作日前改为5个自然日前,进一步提高审核效率。在门槛降低、审批周期压缩等两大方面的影响下,将来企业IPO会相对更为容易。
哪些领域的企业最为受益?有关规则明确支持和鼓励符合创业板定位的创新创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并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根据规则,坚守创业板定位,结合以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为主的板块特征,设置行业负面清单,原则上不支持房地产等传统行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因此,除了排队IPO的企业外,券商将成为创业板注册制落地的最大收益方,尤其是创业板IPO排队企业中尚未过会中,提供多单服务的保荐商。券商把握好创业板注册制的机遇,或对今年业绩形成利好。总体来说看,质量更好的企业因注册制受益更大。考虑到注册制的市场定价机制,业绩更好质量更好的企业更容易更多地进行融资,融资的弹性更大;而另一方面,注册制将加速二级市场的分化,未来将出现好企业更好的情况。
关键词: 创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