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小长假,叠加市场题材匮乏,两融资金表现疲软,上周小幅增长21亿元。其中两市融资买入额占A股市场成交额比例上周五跌至7.95%,为去年11月以来新低。

创业板首日放开两融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证监会、深交所随后发布细则,其中涉及两融的包括:创业板注册制下发行上市股票首个交易日起可作为两融标的。

实际上,这也是直接沿用科创板当下的规则,根据其运行一年的经验,在交易环节,放宽涨跌幅限制,优化融资融券机制,配套完善盘中临时停牌、“价格笼子”等可以有效稳定市场。

事实上,融资融券作为A股市场化定价的重要手段,可以形成有效的多空平衡机制,可减少热炒行为和对市场秩序的冲击。目前由于A股融券机制没有有效形成,两融普遍处于单边做多状态,未来随着科创板改革的示范作用以及创业板改革的推进,两融有望焕发新的“生机”。

不过短期来看,由于上市初期券源稀少,融资余额大概率会明显大于融券。

食品牛股频出

行业方面,资金流向绝对值普遍较小,疫情概念股中的医药在检测消息催化下净流入20亿,消息面上,中央要求着力提升检测能力尽力扩大检测范围,大规模开展核酸和抗体检测。

另外食品股上周全线大涨,催化包括人造肉、粮食危机、高层强推农副产品电商,以及大消费龙头贵州茅台、涪陵榨菜业绩超预期大涨。

净流出方面,券商为代表的非银金融流出约15亿,消费电子受疫情影响,龙头公司普遍砍单,科技股中半导体行情目前也是昙花一现,和5G通信、有色金属等流出较多。

关键词: 创业板注册制上市首日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