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第一资源。为充分发挥好人才引领的“指挥棒”作用,3月25日下午,由重庆市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办、重庆市专家服务中心和重庆文理学院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联合承办的“新材料·新产业·新生活”博士后沙龙于中国·重庆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正式启动。

沙龙现场 市博管办供图 华龙网发

“博士后沙龙”是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自2020年起持续打造的博士后合作创新活动品牌。据了解,此前已举办的7场相关学术盛宴吸引了300万人次参与。同时,该活动品牌也为重庆2021年全年招收博士后进入“四位数”时代、取得两年三倍增的亮眼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2022年首期,本次沙龙聚焦了被誉为科技的“成就者”的“新材料”领域,以“新材料•新产业•新生活”为主题,谱智慧、创新、聚才发展“三部曲”。

为适应当前形式,沙龙以“云相聚”的形式邀请到国内近百名博士后“华山论剑”,聚焦“卡脖子”技术和关键共性难题,共同探讨“解锁”秘籍,为重庆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重要人才高地赋能。

博士后们在沙龙现场作自由交流 市博管办供图 华龙网发

智慧奏鸣曲

大咖“论道”新材料里的智慧生活

“博士后沙龙活动”是重庆人社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博士后群体多元化需求,开拓构建博士后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沙龙现场,重庆文理学院博士后翟福强、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曾庆文和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金明均做了学术分享。他们演讲的主题分别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高性能超细玻璃纤维材料关键制备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双碳政策下玻纤-复材面临的机会与挑战》与《超细玻璃纤维的产业化发展情况》。

重庆文理学院博士后翟福强“云“解答现场观众疑问 市博管办供图 华龙网发

翟福强博士是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赛新材料领域的冠军,他联合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团队研发出的适配国产飞机的航空用隔音隔热超细玻璃纤维棉,成功申请了12项专利保护,其隔热性能指标均符合中国商飞大飞机试航要求。现场参与沙龙的博士郝中凯告诉记者,“今天翟福强博士的分享让他对玻璃纤维的研究背景、研究成果、研究应用等有了深度的了解。其实,我们的空调、冰箱、药品以及居住、办公的建筑都会用到翟福强博士今天分享的新材料。”郝中凯表示,这样的学术交流沙龙的确是一次智慧的交流,科技的碰撞。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曾庆文作题为《双碳政策下玻纤-复材面临的机会和挑战》的学术分享 市博管办供图 华龙网发

另一位参与沙龙的博士后李腾飞则对曾庆文的演讲印象深刻。“这场演讲启发了我站在产业的角度,结合双碳政策,去思考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创新发展与研究的主要方向。”李腾飞说,这对他未来的工作极具启发。最后,杨金明也通过“一粒砂里看世界”的案例,让现场博士后们更深入地了解到了新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庆再升科技副总裁杨金明作题为《超细玻璃纤维的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的学术分享 市博管办供图 华龙网发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博管办主任谢辛在听了主题演讲后也感触颇深,他表示,几位演讲嘉宾引领我们“遨游”学海、“冲浪”科研,享受了一顿多滋多味的新材料“学术盛宴”,领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新科技“巴渝论剑”。活动中,大家对新材料的先进技术水平、出色综合性能、广泛应用场景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了解,也体会到新材料这一“制造业之基”,是如何支撑建构一个产业生态、壮大成就一家上市企业、集聚培育一批创新人才。在主题演讲后的多位青年博士后的提问与交流,更让我们看到了年轻学者与前辈之间的思想交流与智慧火花,感受到满满的博学多才、博创未来。

市博管办主任谢辛做总结点评 市博管办供图 华龙网发

创新交响曲

“五大看点”打造博士后创新交流平台

新材料的研发卓有成效,博士后服务工作也“不待扬鞭自奋蹄”地紧跟上步伐。本期沙龙有“五大看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与往年举办的同类型活动不同,为遵循防疫要求,本期沙龙首次采用了线上直播间的形式,搭建了“云”上平台。

具体来看,除参加活动的近百位博士后均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自由提问、答疑解惑外,重庆文理学院博士后翟福强还与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云”签约。据了解,本次签约是关于“干净空气+高效节能”高性能超细玻璃纤维材料的专利转让,是促成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成功案例。踢好了科研成果落地的“临门一脚”。

此外,本期沙龙也首次以视频的形式,对全市博士后相关信息进行大数据发布,直观地交出博士后服务工作的“亮眼答卷”。

笔者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重庆市累计招收博士后5893人,其中新材料产业累计招收博士后458人,2021年新材料产业新招博士后83人。

沙龙也首次以“线上+线下”的形式“揭榜领题”。据悉,本次沙龙发布了重庆市34个单位提供的新材料领域科研项目58个,涉及纳米、新能源、化学、高分子、金属等新材料领域,面向巴渝英才公开征集项目施行方案和承担单位,激发博士后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博士后认真倾听嘉宾分享 市博管办供图 华龙网发

本次沙龙首发了博士后之歌《未来为我来》。据市博管办介绍,这是专门为博士后人才创作的歌曲,是从面向全球征集而来的105首词曲脱颖而出的“优胜者”。歌曲朗朗上口,以博士后青年人才的口吻娓娓道来,展现了新时期博士后人才昂扬的奋斗精神和远大的人生志向。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沙龙期间,还正式对外发行了博士后专刊——《博创未来》。该专刊是是一本关于博士后的“百科全书”,内容涵盖从中央到地方的人才工作重大会议精神及重点举措;国家重大科研战略攻关情况;全国范围内培养博士后人才的优秀做法,支持博士后人才创新创业的新政策等情况。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推进事业。据了解,本期沙龙共吸引了全国3000多位博士后人才“围观”,让“博士后沙龙活动”成为名副其实的博士后创新交流平台。

博士后们交流发言 市博管办供图 华龙网发

聚才进行曲

打造全国博士后的向往之地、集聚之地、创业之地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谢辛在沙龙后说,开展博士后沙龙活动就是要让“政、产、学、研、资”各类要素资源在这里充分流动和对接,更大限度发挥博士后人才潜能和作用,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动力。

为什么选择“新材料”作为2022年的首期博士后沙龙主题呢?对此,谢辛表示,这不仅仅是因为“新材料”在科技领域的重要性,也是由于重庆市在新材料研究领域巨大潜力。“我市拥有新材料相关专业博士后近600人,占全市博士后人数的10%。”谢辛说,去年7月,重庆市政府也印发了《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六大集群之一。他表示,在此时把这些相关人才聚集起来,就是为了做强材料“口粮”,加强新材料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赋能端稳工业“饭碗”,助推实现“一代材料、一代装备、一代产业”的目标。

近年来,重庆人社部门在做好博士后工作方面一直都全力以赴,成绩骄人。2021年,重庆新招收博士后突破1000人,达到1017人。在实现“倍增”基础上,首次进入“四位数”时代,连续两年实现跨越式增长。

获得国家资助项目和经费支持“双倍增”。2021年,我市博士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70项、项目经费895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8%、50%;较2019年分别增长132%、260%。

出站留(来)渝博士后数量“双提升”。2021年,博士后出站留渝比例提升至83.7%,较2019年增长7%;市外全职博士后出站来渝较2019年增长129%。

“十三五”以来,我市累计招收博士后3077人,SCI/EI收录论文4421篇,获得专利1032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8项。在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重庆代表团荣获2金1银2铜9优胜奖以及优秀组织奖。

据了解,之所以取得上述成绩,是由于重庆市人力社保部门始终坚持推动博士后事业创新发展“黄金18条”政策;通过“补链成线”建立“站前、站中、站后”全链条资助体系,“引育留用”发展博士后;持续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打造“重庆博士后沙龙”等活动品牌服务人才实现的。

下一步,重庆人力社保部门将进一步研究我市支持博士后创新发展的升级版举措,持续增强重庆市博士后政策的吸引力、竞争力,做好政策升级。以“高精尖缺”为培养重点,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做好措施升级。推动建立重庆市博士后联席会制度,深化博士后沙龙活动,建立决策参考智库,推动人岗精准匹配做好服务升级。

2022年首期博士后沙龙圆满落幕,重庆人力社保部门将持续发力,围绕博士后人才的需求,精准施策、纾困解难,努力将重庆打造成为全国博士后的向往之地、集聚之地、创业之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