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翻石鹬

去过哪儿?

●2014年11月24日,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金岛


(相关资料图)

●2016年4月21日,中国台湾

●2022年8月21日,澳大利亚金岛

●2023年4月中旬,现身翔安附近海域

翻石鹬正在觅食。(陈浩 摄)

身披栗红色羽毛,用嘴在沙滩上翻找食物……近日,一只脚戴旗标的翻石鹬在翔安附近海域现身。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厦门市观鸟协会副会长陈浩告诉记者,这只翻石鹬,是他于4月中旬在翔安区滨海东大道附近海域拍摄到的。当时,翻石鹬正和伙伴在海滩上觅食,“它左脚戴着一个橙色的编号‘WBW’的旗标,右脚金属环上有‘2897’的读数。”

根据两项信息,陈浩查询到了它被环志(鸟类环志是用来研究候鸟迁徙动态及其规律的一种手段)的经历——2014年11月24日,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金岛环志;2016年4月21日中国台湾目击记录;2022年8月21日澳大利亚金岛目击记录。

此次,这只翻石鹬又在翔安被记录到。“它的旗标应该是‘上橙下蓝’。可能是环志快10年,蓝标丢了,只剩下橙标。”陈浩说。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大龄”翻石鹬年纪在七八岁,因此,这只10年前就被环志的翻石鹬,也被鸟友们看作“老鸟”。

据悉,翻石鹬是鹬科翻石鹬属鸟类,因在觅食时它们会用微微上翘的喙翻动石头或者其他物体而得名,外号“鸟类挖掘机”。它们爱吃沙蚕和螃蟹等小动物,也吃部分禾本植物的种子和浆果,有时,还会吃动物的尸体。翻石鹬一年要换两身“衣服”——繁殖季时,它们的体色会变得非常醒目,浑身羽毛由栗红色、白色和黑色交杂而成;到了冬季,它们身上栗红色的羽毛就会消失,换上单调朴素的深褐色羽毛。

翻石鹬的卫星跟踪记录资料显示,它们历时4天多便可迁飞4644公里,平均速度达到1045公里/天,是迁徙速度最快的鸟类之一。

【揭秘】

翻石鹬为啥来厦?

鸟类迁徙高速路上厦门是个“服务区”

翻石鹬为啥会现身厦门?陈浩介绍,厦门地处鸟类重要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西亚路线上。每年,都有不少迁徙过境的鸟儿将厦门作为迁徙高速路上的“停车区”或“服务区”,在厦作短暂停留,寻觅食物、补充体力,翻石鹬就是其中之一。

4月至5月上旬,也是厦门最佳的观鸟季。除翻石鹬外,厦门鸟友还在翔安附近海域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东方鸻、小杓鹬等鸟类。

(厦门日报记者 罗子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