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已经成为段时间以来的热词,各地区、各行业都在不断加快减碳、脱碳行动的步伐,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与此同时,新的问题也随之诞生。前不久,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在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中出现了跑偏的现象,必须坚决予以纠正,避免出现“运动式”减碳,当然也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据了解,当前“运动式”减碳问题比较突出的主要集中在一些减碳任务较重的行业,例如能源、电力、钢铁和煤炭等行业。有些地方拼命卡新项目“上马”,导致企业难以生产运营;有些地方给一些所谓的低碳项目“一路开绿灯”,但事实上该地区根本不具备发展的条件与基础;还有些地方“耍心机”,给新增碳排放较多的项目“配备”相应的减碳项目,但实际上两者根本无法在碳排放方面达成收支衡。如孟玮所说,这些现象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初衷和要求背道而驰,必须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作为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大户之一,汽车行业同样要防止“运动式”减碳现象的出现。其实段时间以来,这一问题已经有所显现。例如各地正在大力推进上马各类大大小小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以及不久前有专家提出要将北京新增的所有小客车指标更换为新能源汽车等。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抓手,但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看,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减碳方面的贡献不仅取决于产品本身的能耗水,而且还与电力系统的清洁化程度和绿色制造过程等息息相关。只有在清洁电力占比较高的地区,新能源汽车的减碳效果才更加明显。否则不顾地区实际情况,一哄而上新能源汽车项目,浪费土地、人力、物力等资源不说,甚至还可能增加碳排放,得不偿失。更重要的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环境差异巨大,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有时还会影响人民群众的出行,反而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推广和普及。

为何有些地方和企业在开展减碳工作过程中显得有些激进?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准确认识到碳减排工作的长期和艰巨,要实现“双碳”目标绝非一日之功。首先,无论是站在国家层面还是对于地方来说,碳减排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展,各行各业不能孤立进行,否则很可能导致某个行业实现减碳目标后,增加了另一个行业的碳排放,拆东墙补西墙。此前有专家提出,在碳排放的链条上存在一些关键“节点”行业,只要抓好这些行业,就能带动相关的其他行业共同实现碳减排。因此制定减碳工作的顶层设计最为重要,这需要在前期做好大量的研究与分析工作;其次,碳减排并不是简单地依靠某项技术或某类产品就能实现的。以汽车产业为例,需要综合考虑设计、研发、制造、使用以及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各环节。如果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不完善,碳减排同样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推动全产业链的减碳工作,需要一定时间;第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可缺少,只有统一行业标准,才能更好地知道企业需要开展哪些相关工作,而健全和完善法律与标准体系也不能操之过急。

应该说,我国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达成碳中和的目标挑战不小,但越是任务重,越应当冷静下来,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以确保“双碳”目标的实现。(记者 施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