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迈向纵深,区域内人口流动愈发频繁,异地置业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但在异地申请公积金贷款时,跨地区信息协查往往面临流程多、审核慢等问题。如今,这一堵点在长三角将得到有效疏通。
近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住建部门共同签署了《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公布首批一体化实事项目,标志着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合作正式落地。据悉,三省一市率先从九个方面开展合作,包括长三角跨地区购房信息协查、长三角地区异地贷款证明信息互认、购房提取异常地区警示公告等。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亲测,目前在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上,就可以办理异地贷款存缴使用证明。只要按照规定填写简单信息,审核成功后,异地贷款证明就开具成功并直接发送到贷款地中心,申请者可以直接在网上查看证明,不需要打印,凭身份证就可以直接到贷款地中心查询异地贷款证明和近一年公积金缴存明细。
“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一体化进程加快。”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有助于促进公积金资源的一体化布局和分配。环沪等区域的购房市场比较活跃,政策有望提高公积金的使用效率,提升相关住房交易活跃度。对房企而言,应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引导各类购房需求。”
随着都市圈和城市群日益成为人才的集聚区,公积金一体化已经成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此前已有不少城市出台公积金一体化政策,但从实际操作情况看,公积金异地流转政策落地面临一定困难。
“两地公积金系统无法有效对接,是导致政策落地难的主要原因。长三角公积金一体化,本质上就是公积金贷款的异地流转。”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积金缴纳年限可以互认,异地可以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申请公积金贷款等,都是一体化的表现。
“此次签约后,长三角异地贷款证明只要向所在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就可以了,不需要申请人‘两地跑’,这是公积金一体化的着力点,也是最大利好。”李宇嘉进一步指出,“同时,通过长三角统一联网的信息系统查询,能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使得购房资格的统一化认定更加便捷。如此一来,公积金能更好地支持刚需和首套房的购置需求,也能对炒房行为实现预警和风险防控。”(魏来)
关键词: 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