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实行注册制之后,主板市场的新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新股炒作开始降温,其中有创业板热炒的“抽血”作用,同时也有投资者变得理性的一面。

上海沿浦上市第二天就打开了涨停板,换手率超过40%,而它的流通盘只有2000万股,流通市值不超过8亿元,总市值不超过30亿元,属于典型的小盘股。按道理说这样的新股怎么也得持续3个到4个涨停板才会开板,而且,此前都是市场热炒的对象,但上市次日开板却实实在在地出现了。

其中原因或有以下几点。创业板的热炒吸引了大量投机资金的关注,相比之下,资金与其在主板新股涨停板上排队,还不如去寻找创业板中的投机机会,因为在主板新股排队,从过往的经验看,普通投资者很难买到股票,只能是白白浪费一天时间,以前市场没什么投机机会也就罢了,现在创业板股票一涨停就是20%,而且上市前5个交易日还不设涨跌幅,对投资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资金放弃了在主板新股上排队,转为去创业板寻找机会。

这样一来,主板新股排队的资金少了,这可吓坏了中签新股的投资者,这些新股的合理定位大家本就心里没谱。仍然以上海沿浦为例,大多数投资者根本搞不清楚这样一家公司50倍的市盈率高不高,合理估值究竟应该是20元、30元还是50元,所以中签投资者卖出新股的一大诱因就是涨停板的打开。

结果上市次日封单涨停的资金明显减少,中签者也搞不清楚资金是去炒创业板了还是不看好这只新股,所以本着安全第一的思路,中签资金开始大量卖出新股,导致涨停板打开,于是引发了更大规模的中签资金抛售。虽然最终重新回归涨停,但更像是游资的借机炒作。(周科竞)

关键词: 注册制 主板炒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