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期,部分金融消费者反映其遭到不法分子诈骗,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深圳银保监局提示消费者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一、警惕冒用官方名义骗局。中国银保监会及各级派出机构不会向消费者收取任何名目费用,不会要求消费者操作转账、汇款、交费,不会向消费者建议注销贷款、退保重投。防范不法分子打着“中国银保监会”“银保监会认证”“公检法”等幌子,假冒银保监会工作人员、公检法工作人员实施诈骗。凡遇陌生人要求转账汇款,应保持警惕,冷静思考,必要时向金融监管部门或公检法机关进行信息核实,勿轻信陌生人说法。

二、警惕非法金融活动和金融诈骗。非法金融活动不受法律保护,消费者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或渠道获取金融服务。切勿盲目相信高息承诺,对养老地产、医疗保健、影视文化等投资领域,以及“物联网”“区块链”“元宇宙”等新兴概念提高警惕,谨防金融诈骗。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应当做好四个“看”:一看利率收益,是否明显超过市场正常收益水平,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二看机构资质,是否取得金融许可,具备发行金融产品或销售金融产品资质;三看营销人员,是否具备销售该产品的从业资格;四看产品范围,是否在获准的经营范围之内。

三、警惕假链接、假软件、假平台陷阱。消费者应该选择金融机构官方网站、官方APP、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官方渠道办理金融业务,不要随意点击或扫描来源不明的链接或二维码,也不要随意安装来路不明的手机软件。注意保管好身份证号码、账户信息、保单信息、短信验证码、支付二维码等敏感关键信息,谨防个人信息泄露。发现个人信息存在泄露风险的,及时更换账户密码,或联系金融机构采取临时管制措施。

消费者如果发现非法金融活动或诈骗线索,请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报告。

关键词: 非法金融活动 金融机构 工作人员